本澳正準備迎來常態化防疫階段卻再現疫情,令不少人感到灰心,許多網民更直言是「早有預料」,心態相當悲觀。事實上,由於社會經濟景氣長期不佳、支柱產業發展前景不明朗,社會信心低落,許多過往不曾出現的負面心態變得愈來愈常見。
周圍環境愈惡劣,彼此之間的敵視也會更普遍。今次一名內地外僱不幸染疫,連帶數萬人須接受核檢,全民需抗原快測兩次,網上抱怨聲不斷。加上日前中華總商會建議向外僱派3,000元消費券的爭議仍未過去,網上不免出現激進言論,認為經濟惡劣、本地上萬人失業,全澳仍有十多萬外僱搶走工作機會,而且走水貨賺外快,澳門政府花費數百億抗疫,後果讓全澳民眾埋單。
這些言論在網上流傳快速,因為許多市民感到有同感。珠澳寬關,大批水貨客擠滿關閘水貨街,口岸外大排長龍等待出關的人士,都在提醒澳門市民,澳門有十多萬外僱,也在提醒失業民眾,這些等過關、走水貨的一大群人,都有工作。再加上3,000元消費券的爭議,許多人一提起外僱就破口大罵。
外僱的存在,讓不少生活困難的澳門人產生強烈的「相對剝奪感」,認為自己的苦難必定是外地人造成的。例如有人就在網上細數,上一波疫情第一例為燒味店外僱,這次又是外僱染疫,還是走水貨的外僱。彷彿一切問題都是外僱造成。
其實,民眾只是將對現實的不滿、對政府政策不能解決的問題,找一個投射對象來發洩,絕大多數市民並不會有什麼排外的舉動。但是若政府長期無視這些社會矛盾,放任社會群體間的嫌隙擴大,那麼就有一天會產生嚴重的問題。其中一個已經發生的,就是政府將在政策上陷入兩難,如3,000元消費券建議,也有中小企業表示支持,但面對排山倒海的民意反對,政府也很難再將之納入考慮,落入民粹的困境。
政府必須在關鍵問題上適時做出說明,必須傾聽、理解民眾的所思所想,必須直接溝通說明不要再打官腔,面對矛盾誤會要說清楚講明白,特別是在社會遇到困境的此刻,更應緊密跟進輿論,避免矛盾擴大,造成社會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