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古至今,父母往往期望子女可以得到幸福生活。當中雖然有着不同程度的盼望與付出,但受到家庭環境所影響,亦會形成不同的教育方式。隨著社會不斷變遷,加上青少年成長發展跨越十至20年的時間,甚至直到中年才能定論發展成就,所以普遍父母難以全面觀察,清晰孩子的發展定位。
現時不少家長希望子女可以得到快樂的童年,但同時又注重其學業成績,由於兩者包含了截然不同的概念,時間運用上更需要平衡自由與自律的相對價值,要讓子女明白箇中原因,更是一大學問。
父母與子女之間,存在著義務供給與受取的關係,子女若能察覺這是一種恩情,並生起感激,才能珍惜自己,以讓父母安慰作為成長動力,而自小培養互愛的心態,亦有助提升社交溝通能力。相反,若父母過份寵愛子女,讓子女覺得一切也是理所當然,不懂感恩,反而耽誤了其人生發展。所以中國傳統智慧教育注重「以孝為先」及「推己及人」,讓子女能追求個人成長,並對周邊產生貢獻,更有助形成自身價值,成就更有意義的人生。
教育需把握良機,從小紮根,首要是培養青少年正確的心態,進而發展出知識學問追求的自發性,才是根本方法。而品德教育只依靠理論是不足夠的,還須以「身教」為重心,讓青少年能從真實的經歷及觀察別人的行為中學習。尤其父母及教師與青少年有密切接觸,對其成長影響深遠,更需以身作則,潛移默化讓青少年從小開始,逐漸建立正確的價值觀。
民眾青年會副理事長、青年事務委員會委員 唐可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