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緊急,立法會昨日首次以線上形式舉行全體會議,審議政府修訂財政預算案,動用351 億財政儲備,支援抗議開支及兩個百億經援計劃。疫情嚴峻,社會怨聲載道,多位議員也在會議上火力全開,向政府反映民間訴求,期望政府能苦民所苦,聽見社會的聲音。
議員林宇滔指出,政府部分精準援助措施,並未讓民眾能夠清楚了解如何落實及為何如此做,「乜嘢都唔清唔楚」,引起大量社會爭議和分化,他舉例,在「鞏固期」賭場可以營運,但商場內店舖不能營業,若商場通風系統有問題,為何商廈通風又無問題?
平心而論,「精準援助」、「精準防疫」的目標,從政策的角度上來說, 是難度相當高的事情, 難點不在於政策的制定,而在如何溝通與落實。所謂「精準」,必定會涉及類似「你有我無」的過程,「精準」再加上「動態」,那就更是有理說不清,「動態」表示標準會變動,今天的標準可能過一天就會改變,政府有一千張嘴,也無法解答社會的疑問。
無論是援助還是防疫, 在「精準」加上「動態」的原則下,市民永遠搞不清楚到底標準在哪裡,為何他有我沒有,因此每日疫情記者會上總是充斥「標準」的問題,為何紅碼區認定不同?為何警員可以露天吸煙,我卻不能落街放狗?
「精準」會出現很多難以理解的政策, 譬如工商業場所可以開放,但要輪班, 只有一半人同時在場,這可以理解為減少聚集,但又加上不可以在公司進食,就變成要「回家食飯」。有時政策太過於「精準」,實在是操作不來。媒體想要替政府解釋,卻也解釋不來。
政府應該明白,沒有一個政策能夠繞過各種關隘,毫無阻攔的達成目標, 如果漏洞無法避免, 那麼政策就有一定的程度會失敗,到頭來可能產生反效果。一場疫情記者會八位官員,除了各自手頭上負責的業務,要讓他們說清楚其他部門的措施安排恐怕都說不上來,何況市民要一次接收八個部門的訊息,還會「動態變動」,要人如何消化?
政府不能期待「真理愈辯愈明」,而要忘掉「為官的藝術」,親上前線,在輿論場中駁斥假訊息,與民眾貼地溝通,才能真的讓政策措施為人接受,阻絕不正確的訊息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