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前日公布《電力供應公共服務收費制度》行政法規,將於7月下旬正式生效,當中對公共充電收費進行規範,引起社會討論。不少民眾認為,按收費標準試算後,費用並不便宜,甚至高過鄰近地區,再加上停車位本身收費,恐怕讓民眾換電動車的意願大減。
根據政府公布的數據,截至4月,全澳註冊機動車約24.7萬輛,其中輕型汽車約11.3萬輛,對比電動輕型汽車只有約2,000輛,佔比不足2%。另外,早前政府推出的「淘汰老舊摩托車並置換新電動摩托車資助計劃」,截至上月,累計收到455宗申請,顯示民眾反應並不熱烈。
一直以來,許多社會意見都認為目前澳門充電設施配套不足、分布不均,私人樓宇設置充電設施仍然較為困難。有業內人士接受本報訪問時直言,現階段推出充電收費並非好事,對於想要繼續推行更多駕駛者更換電動車的計劃更難以實踐。因為大部分民眾還在等待希望所有公共停車場都設有電單車充電位置,才將燃油電單車換成電動電單車,惟現時還沒走完成基礎設施便要開始收費,「咁就要諗一諗會唔會繼續換(電動)電單車」。
不少意見認為,在新措施之下,規劃好公私停車場的充電位才是推動電動車發展的重中之重。截至2022年5月底,全澳共有電動車3,271輛,然而,現時本澳公共停車場只有276個充電式泊車位,數量實難以應付居民逐步上升的充電需求。
目前私人樓宇增設充電位需要得到管理機關或大部分業主同意。當局可持續簡化私人樓宇充電設施的手續,從私人樓宇著手,透過簡化程序及一些可能的資助手段,提升私人樓宇充電設施的提升,才能合理規劃公共充電位的實際需求,也能夠提升民眾耕換電動車的意願。
《電力供應公共服務收費制度》行政法規規範了充電費用的標準,確實有助電力收費市場更加透明,亦有利於相關電力公司對充電站實行更規範的管理,然而對於推動低碳出行、更換電動車方面的努力,卻顯得操之過急,如果政府能夠優先解決私人樓宇設置充電設施難題,公共充電收費制度應不至於受到眾多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