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統計暨普查局2021年第四季就業調查結果顯示,月入介乎澳門元(下同)1.6萬至40,000元的本地全職僱員共 11.43萬人,較疫情前2019年同期減少1.38萬人,月入低於1.6萬元的人數較2019年第四季增加6,800人,增至70,800人。
就數據而論,當前本地僱員薪酬明顯下降,加之勞工事務局近期架設網站,供市民快捷查閱本地職位空缺,細看當中的空缺職位,文員、市場推廣技術員等佔比少,薪資水平較藍領高,受到應聘者注目;而清潔員、保安、餐飲從業員等藍領佔比較多,薪資水平明顯偏低,存在「供大於求」的局面。
經筆者分析後,認為是數據資料與現實狀況並不匹配,亦懷疑是基於這種情況,致令勞工事務局沒法透徹了解本地企業的運營狀況,從而誤判本地企業對外僱額的真正需求,此情況可能對本澳工商企業及經濟發展所需要的人力資源造成一定影響。故筆者建議當局應透過科學數據搜集及分析作支持,針對本地求職者應聘意願較低的工種或職位,在審批外僱額時作出相對寬鬆的處理,而對於本地人爭取應聘的工種或職位,相關非專業外僱則可慬慎審批。筆者相信透過此措施,有助本澳中小微企真正找到所需的人力資源,解決無澳門居民問津且人資短缺的窗口,適當緩解他們對人力資源的壓力,而另一方面,澳門居民亦能真實從事他們盼望的工作崗位及獲得聘用的機會較大。
當前本澳就業市場職位空缺較疫情前少,政府及企業大多已轉向數字化管理,筆者認為特區政府可與本地企業合作,構建每一位就業者的資料庫,每年更新其工作及信用等評分,令勞資雙方有更透明的標準及資訊,以及讓月工作收入中位數更能反映僱員真實的薪資水平。
經濟民生議事亭
澳門經濟民生聯盟副理事長崔世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