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請不到人 本地人找不到工作

就業市場失衡如何解?
10/05/2022
58683
收藏
分享
就業市場失衡如何解?
就業市場失衡如何解?
就業市場失衡如何解?
就業市場失衡如何解?
就業市場失衡如何解?

勞工局平台上有超過5,000個職缺,多數為零售業與餐飲業職缺。(張庚睿攝)

業界認為,政府縮緊外勞輸入,本地人又不願從事基層工作,導致就業市場「求大於供」。(張庚睿攝)

市民蘇小姐表示,明白現時經濟低迷,所以人工即使低一點也是可以接受,但若低於12,000元亦不會考慮。(陳宇東攝)

經濟景氣未見起色,就業市場持續緊張,失業問題不斷在社會發酵,然而當局多次強調,市場上仍有許多工作職缺,呼籲失業人士要「放低身段」;同時也有不少案例顯示,失業人士多次求職基層崗位仍然找不到工作,資方找不到人手、勞工找不到僱主,本澳就業市場問題顯然比想像中更複雜。本報昨日訪問了中小企業代表及市民,希望探討就業市場存在的失衡現象。【本報記者陳宇東、郭善如報道】

勞工局日前表示,當局的網上平台現時有超過5,000個空缺,供市民查詢,當中較多為零售和餐飲業職缺,又籲求職者不應只著眼於某種職位,重申局方一直致力保障本地人就業,外僱只是補充性質。

馮健富:勞動力市場「求大於供」

中小企業聯合總商會理事長馮健富認為,勞工局對外僱數量的縮減,令到勞動力市場中「求大於供」,使得員工薪酬的議價力增強,擇業的範圍更廣、更自由,其中零售及餐飲業職缺原因大多是因員工流動所致,主要是不滿意薪酬和福利、晉升機會和工作穩定欠佳,造成人員流動性較高。

在後疫情時代,澳門經濟正在準備復蘇,馮健富表示,許多中小企紛紛「叫苦連天」,反映外勞名額減少,基層工種又沒有本地人應聘,造成人資短缺的現象。對於一些本地僱員不願從事的低級工種,認為當局應繼續維持外勞供應。

資深餐飲業從業員李汝榮受訪時表示,澳門因賭業發展蓬勃,經歷了長時間的經濟穩定增長時期,因此本地僱員對失業危機意識薄弱。據了解,大部分失業人士大多從事博企、文員等職位,難以適應零售、餐飲和服務等高密度的體力勞動工作。加上現時中小微企經營不善,所能提供的薪資水平不高,薪酬未達到中數,本地人不會選擇這些工種。

低薪工作難負擔家庭開銷

然而對求職者來說,薪資當然是首要考慮的問題。不少市民都表示,不是不願意從事基層或勞動力工作,而是這些工作不能負擔家庭開銷,真的逼不得已時,還是「乜都要做住先」。

市民鍾先生表示,明白現時社會整體經濟環境不景氣,但畢竟有家庭壓力負擔,最好要有17,000至18,000元才能足夠維持家庭開支。不過若然真的失業就「乜都要做住先」,坦言現時是「工揀我,唔係我揀工」。

市民蘇小姐表示,如果真的失業了一段較長的時間,其實任何的工作崗位都願意嘗試,但當然亦要考慮自己是否有相關的工作能力;她又直言,若薪資低於12,000元就不會考慮,因畢竟在澳門生活的成本也是比較高。她又指,據悉現時有部分文職工作招聘薪金僅得8,000至9,000元左右,坦言是不能接受。

另一市民羅先生則稱,如果失業,薪金不會是首要的考慮,但最起碼也要有五位數的薪金。

企業職缺門檻高待遇低? 李靜儀籲政府加強招聘監管

【本報記者鍾佩欣】勞工局在網上平台發布超過5,000個職位空缺,市場職缺急增,但入職門檻過高待遇卻很低,外界質疑企業虛假求才。議員李靜儀昨(9)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政府應對招聘會加强監管,並在企業申請外僱名額時嚴格把關。而就著不同工作崗位和行業,冀政府盡快落實優先聘用本地人的計劃和指標。

李靜儀表示,在目前失業率較嚴重的情況下,政府應加强對招聘會的監管,但對於企業在私人求職平台上發布的招聘信息,政府未能「將手伸太長」。她指,曾經收到求職者反映,有個別企業所開出的薪資水平遠低於市場價格,大部分本地僱員無法接受過低的薪金而拒絕應聘,懷疑有企業會以聘請不了本地人的藉口去申請外僱名額,認為政府可以在企業申請外僱名額時嚴格把關。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