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每談到失業問題,政府總是呼籲民眾「放下身段」。(資料圖片)
議員梁鴻細指出,不少市民對本澳的招聘活動、就業配對的成效產生懷疑。(張庚睿攝)
蔡錦富建議政府考慮先讓文職外僱退場,騰出更多工作機會予應屆畢業生或本地失業人士。(鍾佩欣攝)
經濟情況持續不佳,就業市場逐漸緊縮,失業人數增加,特區政府總是呼籲民眾「不要揀工做」,頻頻要求失業人士「放下身段」,又指不少工作招不到人。然而,實際情況可能是,無論姿態多低,都找不到工作。市場上的招聘職缺,更常見不合理條件或虛假求才,讓失業人士痛苦不已。議員透露。有青年18次應聘基層職位,卻幾乎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也有知名大企業招聘文員,開出8,500元遠低於市場行情的薪酬水平,崗位與薪金不合理。意見認為,不少民眾已對如今的招聘活動與就業配對失去信心,呼籲政府加強監管有關活動。【本報記者陳宇東、鍾佩欣報道】
行政長官賀一誠早前出席立法會答問大會時,表示政府高度關注居民就業問題,並正設法落實工作。同時特首在回應博企和大企業的外僱比例時表示,認同應落實外僱「退場機制」,期望能騰出「好工」空缺優先聘用本地人。而根據勞工事務局公布的資料顯示,當局在幫助本澳中小企招聘和本澳居民就職方面進行了大量工作,但卻缺乏相關監管而缺乏實效。
職缺急增 門檻高 待遇低
根據勞工局的本地職位空缺網站資訊,職位空缺確實顯著「急增」,由4月4日的的4,486個職位空缺,增至現時的6,157個職缺。但「一戶通」網站只列出工種及職位,並未列出每個職位的實際空缺數目,而這6,157個職缺數目已有逾一周未作更新。另外,部分招聘職位的工時過長、休息時間不足、薪酬偏低,但與之相反,企業卻要求求職者需要懂得多門語言、專門技能或擁有相關證書,工作條件明顯與薪酬福利不相稱。
議員梁鴻細昨日在立法會全體會議上表示,政府應做好招聘求職方面的相關監管, 避免企業提出不合理的工作要求條件,或惡意令招聘活動失敗。
議員:做好招聘求職監管
議員林宇滔則稱,收到一名30多歲、中學學歷的青年求助,他在勞工局登記求職半年,連續應聘18份基層工作絕大多數都以失敗告終,而最常見的理由是「僱主不考慮約見」,連面試的機會都沒有。
該名求職者應徵的都是月薪大概為12,000至13,000元的博企保安、泊車員、餐飲服務員及穿梭巴服務員等基層職位,只要企業願意聘請及培訓,本地居民定可勝任,但該青年求職屢次被拒,林宇滔質疑各企業的招聘標準。
議員梁鴻細指出,不少市民對本澳的招聘活動、就業配對以及活動相應的成效產生懷疑。他認為,要提高本地居民的就業率,除了設法落實削減旅遊娛樂企業的外僱名額,建議政府亦應做好招聘求職方面的相關監管,避免企業提出不合理的工作要求條件,或惡意令招聘活動失敗,保障本地居民「有工做」之餘,亦確保企業的工作「有人做」。
勞工局釋出崗位薪金不合理
昨日在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上,有聽眾也指其女兒「寄出十份履歷表都無回音」。
出席嘉賓、工聯總會副理事長蔡錦富表示,部分勞工局釋放出來的崗位薪金並不合理,他舉例指出,一間知名大企業公司招聘文職的薪金僅8,500元,與普遍文職薪金的11,000元至12,000元有落差,質疑勞工局溝通及監管上未到位,他建議加強監管企業招聘僱員的薪酬水平,同時收集各行業的支薪、無薪假情況,再研究針對性措施。
另外,現時不少商舖結業,但商舖經營者本身卻不符合條件參加「帶津培訓」。蔡錦富過去曾接獲類似個案反映,他指出計劃實施兩年,政府理應檢討成效,適當放寬計劃對象。
倡推帶津上崗計劃 增工作經驗
蔡錦富又認為,過去就業配對成效並不顯著,部分原因為僱員對薪金有要求,亦有失業人士反映,在面試過程中被指轉行、經驗不足等未能獲聘,他以工聯參與的建築行業配對為例,成功配對比例約接近50%。他建議政府與企業合作推出「帶津上崗」計劃,增加實際工作經驗,同時補貼僱員的薪金。
他又指,工聯過去一直主張有序的外僱退場機制,而現時退場職位主要是家傭等基層職位,但退場數字並不等於職位空缺,因此他建議政府考慮先讓文職外僱退場,騰出更多工作機會予應屆畢業生或本地失業人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