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錦富建議政府考慮先讓文職外僱退場,騰出更多工作機會予應屆畢業生或本地失業人士。(鍾佩欣攝)
蔡錦富建議政府檢討「帶津培訓」計劃成效,適當放寬計劃對象。(資料圖片)
澳門電台節目上,有聽眾反映電子消費計劃是治標不治本,重點是居民就業穩定,他指出現時並不存在僱員不願意放低身段,而是僱主不願聘請本地人。更有聽眾指出現時求職困難,坦言其女兒「寄出十份履歷表都無回音」。工聯總會副理事長蔡錦富表示,從配對上了解到部分勞工局釋放出來的崗位薪金並不合理,他舉例指出,一間知名大企業公司招聘文職的薪金僅8,500元,與普遍文職薪金的11,000元至12,000元有落差,質疑勞工局溝通及監管上未到位,他則建議加強監管企業招聘僱員的薪酬水平,同時收集各行業的支薪、無薪假情況,再研究針對性措施。
蔡錦富表示,工聯過去一直主張有序的外僱退場機制,而現時退場職位主要是家傭等基層職位,但退場數字並不等於職位空缺,因此他建議政府考慮先讓文職外僱退場,騰出更多工作機會予應屆畢業生或本地失業人士。
有聽眾談及到疫下僱主所經營商舖結業後,並不符合條件參加「帶津培訓」。蔡錦富則表示過去接獲類似個案反映,他指出計劃實施兩年,政府理應檢討成效,適當放寬計劃對象,以至報讀兩期後仍未找到工作的失業人士,繼續報讀課程增強技能。
蔡錦富又認為過去就業配對成效並不顯著,部分原因為僱員對薪金有要求,亦有失業人士反映,在面試過程中被指轉行、經驗不足等原因最終未能獲聘,他以工聯參與的建築行業配對為例,成功配對比例約接近五成。因此他建議政府與企業合作推出「帶津上崗」計劃,增加實際工作經驗,同時補貼僱員的薪金。(編輯:鍾佩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