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務局爭取今年內將全澳智慧交通燈比例提升至51%。(鄧穎莊攝)
昨日電台節目與聽眾共同探討智慧交通,交通局交通規劃處處長蕭日鵬、交通設備處處長賴健豪、交通規劃及建設廳廳長林志劍、組織及資訊處處長吳樂樂(左至右)出席。(鍾佩欣攝)
部分巴士站點附近增設電子報站牌。(鍾佩欣攝)
交通事務局計劃年內完成15項服務電子化,包括駕照續期。(鍾佩欣攝)
交通事務局交通規劃及建設廳廳長林志劍昨日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時表示,本澳人口密度較高,面對交通繁忙問題,現時全澳共有126組交通訊號燈系統,當中近32%即40組已引入了自動配時功能,期望車流以及行人可分配合適,當局正爭取今年內將全澳智慧交通燈比例提升至51%。另外,交通局持續推動電子化服務,爭取年內完成15項服務電子化,包括駕照續期。【本報記者鍾佩欣報道】
智慧交通發展逾十年,早已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林志劍介紹指出,本澳其中「巴士報站」應用程式推出以來下載次數已達130萬人次,經過多次更新及優化,設有路線查詢、巴士所在位置等功能,應用程式亦加設車廂滿載度的信息等,未來會持續優化落實至每一部巴士,而部分巴士站點附近增設電子報站牌;公共停車場設有實時可泊車的信息,而較大規模停車場亦設有泊車誘導系統,協助駕駛者尋找泊車位置。
「巴士報站」達130萬人次下載
出席節目的交通局組織及資訊處處長吳樂樂則補充,現時居民可通過網上繳納行車稅,網上繳納數字由去(2021)年兩成提升至今年六成。局方又爭取今年15項服務電子化,包括駕照續期,讓網上申請服務項目增至40%,局方相信某程度上可紓緩交通上壓力。
智能交通燈平衡人車使用時間
交通設備處處長賴健豪指出,智能交通燈基於車流進行配置,自動配時功能會實時掌握道路的車輛佔有率,保持原有車輛通行的時間下,更有效率地分配人車通行。現時美副將大馬路、以及東北大馬路等設有智慧交通燈,平均行車通行時間減少23%至24%。賴健豪續指,當繁忙時間部分主幹道干擾性較大,但局方會因應不同道路使用影像、車輛實時定位、車速等分析車流,以盡量平衡人車使用時間。
行人時段時間需視乎過路距離
節目上有聽眾關注到部分交通燈行人時段轉得較太快。林志劍回應時表示,行人過路是以每秒一米為基準,時長則視乎過路距離、人流數量等,他舉例稱,河邊新街屬於三線通行,該路段新設置交通燈至少會有10多秒時間過路,若繁忙時間過路時間則會適當延長。另有聽眾認為智能交通燈設置後,人車通行上並沒有太大轉變,林志劍強調若果車流屬超飽和狀態,智能交通燈發揮的作用則會大打折扣。
此外,現時已推出「澳門出行」應用程式,林志劍形容程式是一個大整合的系統,主要提供路線推介功能,顯示行程參考距離及時間、提供實時公共停車場空位狀態、交通路況、道路工程資訊等功能,未來居民使用一個應用程式基本上可掌握到所有出行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