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經屋戶型短期內不會改變。(林嘉欣攝)
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表示,經屋戶型短期內不會改變。(林嘉欣攝)
議員李靜儀質疑,若政府能較頻密啟動經屋申請,相信能更準確掌握戶型需求。(林嘉欣攝)
行政長官賀一誠早前曾特別指出,本澳經屋規劃存在戶型錯配的問題,應該要先了解實際需求再做調整,經屋政策引起社會廣泛關注。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前日出席立法會口頭質詢大會時表示,今年將全力做好社屋,認為經屋的情況變化較大,不需要太急有定論。
對此,議員李靜儀認為,羅司的說法意味著今年經屋不會再開隊,她質疑為何不能早些開隊,提早收集數據去配合供應量及經屋建設,避免戶型錯配情況出現。【本報記者梁佩茵報道】
政策研究及區域發展局今年1月公布《澳門特別行政區居住用途房屋政策研究》,對五階梯房屋的需求作出預測。當局預計到 2030年,屆時的社屋需求比現時增加3,100間,而未來可提供社屋數為6,150間,因此「社屋供應量充足」;同期,經屋需求則增23,000間,而未來可提供經屋數為23,950間,基本達到2030年供需差額預測數。
羅立文在去年12月辯論運輸公務領域施政方針時明言,經屋申請將於明年(2023年)開隊,約有5,000個單位。因應社屋有肯定的供應量,相信未來十年社屋恆常性申請應該沒有問題,並預計申請人能在合理的時間上樓。惟經屋則無法做到恆常性申請,目前僅做到「定期開隊」。
今年主力作社屋 明年主力做經屋
對於經屋戶型的配置問題,社會各界普遍非常關心。多位議員在周一的口頭質詢大會上指出,T1單位未能滿足家庭發展需要,建議未來可設有置換機制,又提及現時經屋的收入下限調升並不合理。
羅立文對相關問題未有詳細回應,他稱,經屋戶型短期內不會改變。因今年將主力做社屋,明年才會主力做經屋,認為有關經屋的情況變化較大,今年或與明年不一樣,「無需要咁早定」。他又重申,經屋恆常性申請不是短期內可達成的目標,需待經屋有穩定供應才會實行恆常性。
建議容許個人申請T2戶型
李靜儀昨日受訪表示。政府一直強調需要待經屋供應量穩定才能開放恆常性申請。她則認為,若政府能啟動較緊密的定期申請,相信能更準確根據申請掌握戶型需求。
她稱,新一期經屋申請已於去年結束,當中可見家團申請仍佔較大比例,且44歲以下的適婚年齡或有家庭發展需要的申請人佔多。基於過往土地資源不足,2011年當局修訂《經屋法》時收緊了申請戶型的選擇,規定個人申請只能申請T1。隨著現時土地資源和規劃中的經濟房屋數量有所增加,除了數量上的滿足,為鼓勵家庭發展、家庭照顧的理念,改善市民的居住環境,她建議當局考慮放寬經屋戶型申請的限制,例如容許個人申請亦可選擇T2,或基於家庭發展可以換購T2。
籲調整經屋門檻須考慮經濟環境
另外,《房屋政策研究》推算出各項房屋的需求數據,但准入條件與租售價格高低等,均會影響居民購買的資格或能力,即使有需要亦未必住得到;因此為回應居民的住屋訴求,有關條件門檻、租金售價等定價不宜過高。然而去年疫情下,政府反而調升經屋申請的每月收入下限規定(例如三人家團最少月收入由以往23,870元增至26,020元),不少有需要的家庭因為疫情下收入稍減而不符申請經屋資格,同時又因有少量資產而無法申請社屋。
她認為相關調整並不合理,又指近兩年很多職位都未有加人工,甚至很多人亦面臨失業或減人工,試問要如何追回3,000多元的差額?而相關修改上下限指標並不涉及修法,冀政府下次開隊時,無論經屋或社屋,在調整有關收入標準時審慎考慮當時的經濟環境,避免把一些真正有需要的人士排除在外。
對此,羅立文前日回應稱,經屋申請收入上下限有方法去計算,同維生指數有關,政府沒有改變有關計算方法。
《夾屋法》今年送交立法會審議
當局表示,社屋恆常性申請自2020年8月20日實施至今,房屋局已完成3,184個申請的資格審查,其中,有2,242個獲接納申請,有805個不合資格駁回申請,另外,有137個申請放棄或處於法律程序。房屋局局長山禮度表示,未來社屋仍以一房廳單位為主。另外,位於台山中街的台山社屋將於近期交付,建成合共500多個開放式和一房廳單位。
另外,《夾屋法》今年應可送交立法會審議。私人土地方面今年將會有適當土地公開招標。至於偉龍馬路地段正考慮建設經屋或夾屋。
長者公寓方面,社工局研究及規劃廳廳長鄧潔芳稱,長者公寓項目預計 2024年投入服務,約有 1,800個開放式單位,至於入住收費,會綜合考慮長者出租原唐樓單位所得租金和承擔能力,預計長者公寓租金會低於市場價格。
鄧潔芳稱,初步考慮申請對象為年滿65歲的永久居民,具居家生活自理能力,家庭結構、居住狀況、居澳年期和留澳時間等因素則作為分配排序和入住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