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昨日在全市進行一次抗原檢測,今日再在全市進行核酸檢測。
為應對於現階段的疫情防治,當局最新啟用的上海新國際博覽中心,床位超過15,000張,是上海目前最大的臨時集中隔離收治點。
國家組派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江西、天津、海南等省市的醫療隊援滬,圖為天津援滬醫療隊員啟程前往上海。
副總理孫春蘭抵上海視察,強調要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
內地新冠肺炎本土疫情持續,2日新增1,455宗新冠本土確診病例和11,691宗本土無症狀感染,總數比前一日多了3,000多宗。疫情嚴重的上海佔全國總數超過六成,當地疫情處於正處於快速上升階段,近期感染者數目將會增加。市政府原本將在全市範圍內實行兩段式封城,以進行核酸篩查。鑑於感染病例連日創新高,當局決定改變策略,昨(3)日先全市做抗原測試,今日再核酸檢測。
國家衛健委昨日通報,內地過去一天新增13,146宗本土感染個案,包括1,455宗本土確診,及11,691宗屬無症狀感染病例,為近兩年來首次單日破萬宗。其中上海就有438宗確診及7,788宗無症狀感染,佔了全國總數約62%,確診病例全屬輕症。《人民日報》引述國家衛健委數據指出,上海市疫情正處於快速上升階段,累計感染個案逾36,000宗,並預料近期感染者數目將會增加。
上海市昨日舉行市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宣布為了徹底排除風險點、切斷傳播鏈,盡快遏制疫情擴散,盡早實現社會面動態清零,根據前期核酸篩查的情況,上海於3日在全市進行一次抗原檢測,4日在全市進行核酸檢測。
上海市衞健委一級巡視員吳乾渝解釋,抗原檢測是核酸檢測非常重要的補充,通過抗原檢測可以更早發現感染者,盡早隔離及核酸複檢,最大限度地實現早發現、早報告、早隔離。
上海成立核酸篩查工作專班
國家衛健委上月發布《區域新型冠狀病毒核酸檢測組織實施指南(第三版)》,要求疫情發生後,所在的設區市,包括城區常住人口1,000萬以上的超大城市,應當在24小時內完成劃定範圍的區域核酸檢測任務。此前,上海於3月28日起以黃浦江為界,分區分批開展核酸篩查。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核酸篩查專班召集人、上海市經信委副主任劉平介紹,浦東浦南相關轄區為第一批地區,於3月28日至3月31日累計篩查1,832.9萬人次。浦西相關轄區為第二批地區,於4月1日啟動篩查,目前已累計篩查採樣1,441.16萬人次。
此外,防疫部門成立核酸篩查工作專班,以小區為單位安排每次採樣人數,安排工作人員和志願者引導民眾落實兩米線間隔,減少人員在短時間內聚集,通過分批次、分樓棟、分時段的方式,避免交叉感染。
國家組派醫療隊抵滬
為了推進新一輪核酸篩查工作,吳乾渝透露,國家已組派醫療隊援助上海,兄弟省市的醫療隊主要入駐方艙醫院開展收治工作,她向兄弟省市的大力支持和幫助表示感謝。據《人民日報》報道,國家援滬醫療隊由來自江蘇、浙江、安徽、山東、江西、天津、海南等省市的醫務人員組成。今(4)日起,多批醫療隊將集中抵達上海。
吳乾渝介紹,本次疫情以來,上海陸續啟用後備定點醫院,改建一批方艙醫院。現有定點醫院、後備定點醫院、方艙醫院十餘家。同時,上海又改建了一些大型公共設施,努力實現感染者應收盡收。對已開設的定點醫院和方艙醫院,在已派駐十家醫院醫療隊的基礎上,又增加了龍華醫院、岳陽醫院、曙光醫院、肺科醫院、楊浦區中心醫院等多支醫療隊進駐。
孫春蘭赴滬考察:堅持「動態清零」不動搖
據新華社報道,副總理孫春蘭2日由吉林轉抵上海視察,強調要堅持「動態清零」總方針不動搖,把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疫情防控的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加緊推進應檢盡檢、應收盡收、應隔盡隔、應治盡治,有關部門要發揮各自職能和專業優勢,調集檢測能力、醫務人員、防控物資等資源力量,強力支持上海防控工作,同心協力儘快打贏這場大仗硬仗。
據報道,孫春蘭抵達上海後,立即與當地市委和市政府負責人交換意見,並到世博展覽中心的方艙醫院及長寧區一個社區了解防疫工作情況。她指出,在2,500萬人的大城市,應對Omicron疫情又要保持核心功能正常運轉任務艱巨,挑戰巨大,要盡快提升核酸檢測能力,開展全員核酸篩查,要改擴建方艙醫院和定點收治醫院,快速轉運收治感染者,及時開展流調排查,亦要加強社區管控。
吉林長春五天內清零攻堅
內地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孫春蘭都會代表中央前往督導疫情嚴重區。報道指,孫春蘭在吉林省吉林市時,每天召開專家座談會分析研判疫情,每晚視像調度各區縣應收盡收、應隔盡隔,推動實施社會面清零,並對疫情較重的船營區、昌邑區、高新區發起總攻。現時吉林市疫情已成功遏制,長春市疫情仍處於發展階段。長春市疫情防控指揮部昨日宣布,即日起用五天時間,全面實施清零攻堅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