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研究顯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是壓力最大來源之一,在經濟不穩的情況下,不安的情緒會增多,容易產生焦慮。(東方IC圖片)
婦聯心理治療中心主任、註冊治療師劉振峰。(張庚睿攝)
根據衛生局澳門自殺死亡的監測結果,2021年本澳累計錄得60例自殺死亡個案,較2020年減少21.1%。數字上來看,去年比同期有所減少,不過有心理服務機構指出,近兩年求助個案大幅上升,曾經有輕生念頭的個案,由疫情前的一成增至現時的四成,情況值得關注。自殺成因錯綜複雜,涉及精神疾病、心理學、社會經濟、家庭、人際關係及生物遺傳等因素。世衛有報告顯示,疫情下全球的抑鬱症及焦慮症平均升了兩至三成。現時市民除了對防疫不能鬆懈外,大眾心理健康的問題似乎也刻不容緩。【本報記者鄧穎莊、梁佩茵報道】
婦聯心理治療中心主任、註冊治療師劉振峰接受本報訪問時提到,去年共接獲303宗涉及自殘、或曾有自殺企圖的相關求助,較2020年同類個案上升一倍。惟求助個案的增加不一定與市民心理健康質素有關,過去有不少團體宣傳相關服務,或者是多了市民了解而令求助的個案倍增。
環境變化令人焦慮
不過中心亦發現到一個明顯情況,求助個案近年持續上升,當中有曾想過自殘及自殺的比例,由疫情前的一成升至現時四成。因此相關的風險的確存在。疫情下經濟環境不景氣,失業率上升。劉振峰稱,世衛有研究指出,經濟下行是造成情緒困擾增多的一個主因,中心亦收到很多有關焦慮的個案。以澳門為例,不一定是失業,可能是在環境持續低迷的狀態下令人焦慮,「可能有啲係返緊工,但個場空無一人,隔離嗰個又畀人炒左」,人心惶惶的情況下會造成很多壓力。
清華大學有研究顯示,對未來的不確定性是工作壓力最大來源之一,在經濟不穩的情況下,不安的情緒會增多,容易產生焦慮。不過他提到,很多被稱為心理問題的主因其實都是表象,事實上在有關情緒困擾的求助個案中,有六成的市民的問題來源自於人際關係問題。
不過,在澳門要找合適的心理治療服務機構並不容易。劉振峰指,現時本澳的心理治療師約有80多個,他形容心理治療服務是供不應求,因有些需收費的服務未必會太多人選擇,免費的又需要一段時間去輪候,有些人可能因需要等太久而放棄治療,不解決的話像在心裡埋藏計時炸彈,隨時有「爆炸」危機。他建議可參考鄰近地區的做法,政府或私人企業可與私人診所合作,讓員工享有免費的心理治療服務,平衡整個服務體系,令市民更容易取得心理治療服務,保障大眾心理健康。
倡設專責部門 研究前瞻性措施
在自殺預防方面,參考其他先進國家,在預防政策上都有不少具體措施,如英國及日本都設有「孤獨大臣」。例如香港,針對燒炭自殺問題上,香港賽馬會防止自殺研究中心與某一區的百佳超市合作,把炭放到最高位置,以及為超市員工培訓,若顧客只買炭卻不買肉不買燒烤叉,員工會關心問多兩句,該區的自殺率顯著降低。他指出,拖延時間以及限制取得(自殺)工具,加上有人關心自己,自殺念頭會大大減輕。其他措施包括在大廈天台張貼珍惜生命的海報,或設置監控讓保安多加留意、加高圍欄等,都有助防止自殺行為。劉振峰認為,這些具前瞻及預防性的政策,需要一個專門小組有系統性去研究分析。
根據衛生局最新公布的澳門自殺死亡的監測結果,僅有去年第四季及全年的自殺數字,男女的比例或年齡分布等均沒有數據。劉振峰稱,雖然政府有成立跨部門小組跟進青少年心理健康,惟本澳現時只有公布自殺的死亡率,但一些嘗試的、重覆性自殺的個案要有針對性的資源去支援,都需要有專家作周詳的研究,這些工作都不僅只是透過跨部門去跟進,需要有專責的單位跟進負責,長效減低自殺率。
「唔舒服就要睇醫生」
生理上與心理上也一樣,「唔舒服就要睇醫生」。若一些親友或老友記抗拒尋求協助,除了親自給予慰問,過程中也不妨鼓勵及陪伴他去向心理治療機構求助,協助他們預約。過往亦有些案例是有些人始終不願意求助,作為家人也可以到相關機構諮詢,了解一些與其相處的方法,若家人在求助後的態度或情緒有正面的轉變,患者求助的意願也會增加。他強調,心理治療亦非見一兩次就藥到病除,需要一段時間的過程去摸索,即便是不好的情緒,其實會為生命帶來成長。
劉振峰稱,現今的心理治療已有不同方式去推廣,令其形象更加「親民」,目的是希望大眾明白,不一定是病入膏肓才需要治療。「就好似中醫咁,當你覺得自己虧虧地嗰時就要去調理下身體。」他強調,心理健康並非一個「有病無病」的概念,而是一個0到100的數值,每個人都會有時好有時差,可以通過一些不同的活動或治療過程令自己的身心狀態變好。
衛生局轄下的塔石、筷子基、黑沙環、青洲、海洋花園、湖畔嘉模或下環衛生中心設有心理保健門診服務。婦聯及街總亦設有心理治療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