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文宏解讀《新型冠狀病毒肺炎診療方案(試行第九版)》,指專家一致認為是目前最最科學、最好的版本。(視頻截圖)
上海17日舉行疫情防控工作新聞發布會,市衛健委主任鄔驚雷,市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靜安區彭浦鎮黨委書記辛毅出席發布會。
有記者提問,國家新版診療方案剛剛公布,出院標準和隨後隔離管理要求也都有調整,請問在相關內容上,怎麼理解這些調整?隨後上海具體防疫措施會不會隨之進行改變?
張文宏介紹,昨天下午6點半,國家衛健委醫政醫管局向全國各地進行了一次解讀,今天發布會也是基於昨天晚上的解讀。昨天解讀之後,我在感染傳染病領域邀請了五六十位專家在網絡上進行了一次閉門大討論,大家得出一個結論,這次《診療方案》是目前所有版本中最科學、最好的。
要知道關起門討論,能有這樣的支持概率是不常見的,一般關起門來都是批評,但是確實表揚了。從第一版到第九版迄今為止,從對新冠病毒一無所知,最早診療方案都是憑醫學方面的經驗制定,隨着科學證據愈來愈多,最終《診療方案》必須完全基於科學制定一個最合理的方案。
比如出院後的管理,隔離14天還是21天?
一般認為隔離越久越安全,但是制定出院後管理這方面的方案,要進行科學制定。現在定下來7天,7天必須有充足科學依據,當病毒載量到了一定低程度以後,就不再具有傳染性了,居家7天再做一次核酸檢測符合病毒很低的水平就可以了。對於普通老百姓來講,以前出院到隔離點待兩個禮拜,現在改成出院居家監測7天再做核酸,這是一次大調整,科學依據要通過足夠科學數據來保證。
病毒低到多低才沒有傳染性?
現在看到病毒都喜歡講CT值,認為越低越好,但一旦越低越好就不科學。比如有些病人4個月都不轉陰,是不是意味着我們要把這個人在定點醫院隔離4個月呢?肯定要給出一個最科學核酸出院的標準。是不是當核酸水平低到一定程度後,出院就不再具有傳染性了?什麼樣的核酸水平能讓風險足夠低,又是我們能夠忍受最少最短的隔離天數?現在這個標準比以前出現了大調整。
基於國際上連續兩年多的抗疫,大家做了大量科學研究出來標準,這次標準調低也是一個非常重大的調整,意味着我們不會在醫院隔離非常久的時間,換句話說,出院的人就可以提早了。現在上海平均住院天數是15天,但是核酸一調整可能降低到10天,以前還要隔離兩周,現在就可以居家了。對於一個被隔離的人、被隔離的家庭,感受度會出現非常大的改變。專業醫生都在拍手叫好,不是為自己,而是為所有治療的民眾隔離時間縮短,對整個社會又不增加防控的風險,大家覺得科學就叫好。
還有一個是醫療機構里重點討論分層救治、分層治療。
我們會把病人按照輕症、重症還有高危因素進行分層,輕型、普通型都要進行分層,輕症病人和無症狀的人會隔離在指定具有醫療條件的隔離點進行觀察,我們可以留出更多醫療資源救治重症病人。通過這幾個重大標準的制定,會為我們未來抗疫騰出空間。會感覺病人出院更快了,醫院輕症可以集中收治了,重症收治在定點醫院。集中救治的點也是具有一定醫療觀測、監測能力的。分層管理的方式會對醫療資源的優化帶來大量所需要醫療資源冗餘度提升,未來抗疫我們心裡就有把握了。
未來有幾個非常重要的條件:疫苗保護、治療能力提升和充足醫療冗餘度。在這次新聞發布會上,我傳遞給大家的信息是這三個方面都有了很大改變,哪怕是治療藥物方面小分子藥物,中國自己的抗體藥裡面都有,以前沒有效果的或者效果不確定的藥物全部被刪除,我不再介紹。
總之,對未來我們有三個武器:第一,疫苗充分的注射;第二,我們要有治療有效抗病毒藥物和其他藥物包括中醫藥等支撐;第三,有非常充足醫療冗餘度。這次診療方案的更新是在抗疫整個過程當中非常具有戰略性的一次調整。醫療界對這些調整非常期待,後面什麼時候實施?鄔驚雷主任已經召集上海專家組進行討論,衛健委的領導也進行了討論,相信在國家統一安排下我們將會逐步推進,期待這一天早日到來。(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