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巴士乘客平均候車時間為6.3分鐘,較2015年的7.1分鐘縮短了0.8分鐘。(鍾佩欣攝)
電台時事節目探討公共巴士服務,交通事務局運輸管理處代處長阮潔玲(左二)、代職務主管周俊雄(左一),澳巴董事總經理梁美玲(右二)以及新福利副總經理李啟見(右一)等應邀出席。(劉凱輝攝)
古慶祥認為綜合多方面因素,輪候時間縮短 分鐘亦屬於合理範圍,是一個不錯的改善。(鍾佩欣攝)
有市民大讚乘搭電動巴士的體驗良好,新福利方面表示今年計劃再引進180架。(資料圖片)
意見認為,本澳道路工程有增無減,某程度上會增加道路交通的複雜性。(資料圖片)
交通事務局昨日公布,去年巴士開支最後結算為9.7億元,較預算減少3,000萬元,日均班次為9,400班,同比增加8%,乘客平均候車時間為6.3分鐘,較2015年的7.1分鐘縮短了0.8分鐘。
對此,本報記者昨日走訪巴士站,不少市民表示輪候時間確實有縮短,不過部份熱門路線及交通高峰期仍要等候較長時間。交通諮詢委員會委員古慶祥昨日受訪表示,與2015年相比,乘車人次相若,但班次有所增加,考慮到近年大型道路工程未有減少,縮短0.8分鐘是不錯的改善。【本報記者劉凱輝、鍾佩欣報道】
古慶祥指出,2021年日均約有54.54萬人次乘車,而2015則為53.75萬人次,乘車人次相若。雖則近年巴士班次上有所增加,乘客候車時間僅縮短不足一分鐘,但從多方面看,近年大型道路工程未曾減少,包括友誼圓形地、氹仔奧林匹克圓形的等重要道路,此外為配合時代進步,大部分市民會以私家車或電單車代步,相信上述原因某程度上會增加道路交通的複雜性及挑戰,他認為綜合多方面因素,輪候時間縮短0.8分鐘亦屬於合理範圍。
巴士站點布局有改善空間
另外,去年新巴士合同正式生效,可見巴士公司有較大動機完善巴士服務,包括因應乘客高峰期,加開特班車等調節巴士班次以配合市民需要,且候車環境亦持續改善。但過去也收到不同方面市民的反映,指出部分巴士司機「埋站」時偷懶,與站點仍有一段距離,以及因巴士防疫問題與司機有衝突等。
作為交諮委,古慶祥認為巴士站點布局方面仍有改進空間,他舉例指出,因應青茂口岸的開通,有巴士路線增加站點,某程度上是方便旅客及居民,但亦增加行車及輪候時間,他則期望巴士公司綜合考量站點增加或減少,特區政府亦可以持續推行綠色出行。
邀獨立第三方收集民意
交通事務局運輸管理處代處長阮潔玲昨日出席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時透露,自巴士新合同生效以來,沒有因巴士營運未達標而被當局扣減財政援助。當局並計劃今年首季將澳門通車載機與交通局GPS機連接,希望可在五分鐘內將讓巴士公司掌握各站點乘客的拍卡情況,以加快巴士調度效率。
不過,多位市民則反映曾多次向當局及巴士公司反映路線和班次問題,但一直未獲改善。阮潔玲稱,新巴士服務合同去年生效後,當局一直與兩間巴士公司保持溝通機制,因應客況需求向當局申請調整巴士路線,提升服務質素,滿足居民出行需要。她提到,巴士乘客滿意度由2015年的6.7分,上升至2020年的7.9分(十分為滿分)。而去年評分結構的改變,乘客滿意度為27.1分(40分為滿分)。
阮潔玲稱,只要市民投訴內容能提供足夠的資料,巴士公司都會作出跟進,並會在巴士公司的官網上作回應;阮潔玲又透露,局方同時已邀請獨立第三方調查收集市民的評價,本月開始便會作季度問卷調查,希望市民踴躍參與及發表意見。
出席節目的澳巴董事總經理梁美玲回應稱,澳巴收到的意見中,投訴佔11%,同比有下降,對於有乘客投訴車長態度問題,她稱公司會派員跟進調查,若事件屬實會對有關違規員工作出相應的處罰。
兩巴將綜合客流規律擬定路線調整方案新福利計劃再引進180架新能源巴士
【本報記者劉凱輝】交通事務局及兩巴代表出席電台時事節目,與聽眾探討公共巴士服務問題。對於新巴士合同中規定,兩巴可向交通事務局提出路線調整的建議。澳巴董事總經理梁美玲表示,澳巴每季度均會向當局提交巴士路線的優化建議,涉及巴士路線調整、服務時間、班次和使用車型等,澳巴亦將視乎路面狀況、市民意見、乘客流量以及調整路線帶來的影響等,擬定有關路線的調整方案。
新福利副總經理李啟見則稱,巴士路線調整需綜合客流量分布規律、方向及空間等方面分析。他稱按本澳現時道路情況,西部客運走廊由媽閣巴士專道至關閘;東部客運走廊則由友誼橋大馬路至北安大馬路,再延伸到路氹市中心;而中部則自水坑尾、高士德至嘉樂庇總督大橋往氹仔。他認為如要做好全盤的交通規劃,需視乎本地城規、交通需求和土地規劃等一併分析統籌。他並稱,新福利已向當局提交涉及路線25、25X和AP1、AP1X等巴士路線的調整申請。
對於有市民大讚乘搭電動巴士的體驗良好,希望盡快公布購入新能源巴士的計劃。新福利副總經理李啟見回應時表示,由2018年至今已引入了七批增程式電動巴士,今年計劃再引進180架。他指出相關巴士內置發電機,省去充電樁設置,可選擇在郊區充電,並可減少噪音,預料將可減少97%一氧化碳的排放,同時亦有效減低二氧化碳及煙霧等排放,續航能力亦相對較傳統巴士優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