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府日前公布新一期澳門居民失業率與綜合消費物價指數,兩者均有所上升,本地居民失業率升至4.2%,創12年來新高,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政策研究主任高勝文表示關注,建議從多方面緩解失業與通脹問題。
高勝文引述相關資料表示,2021年11月至2022年1月一期就業調查結果顯示,總體失業率為3.2%,本地居民失業率為4.2%,均較上期(2021年10至12月)升0.1個百分點,創2009年第四季以來新高。本澳近年受疫情、第四次經濟轉型及全球經濟不明朗等內外因素疊加,使前景更具不確定性,對商戶經營及居民生活帶來隱憂,預料失業率短期維持高位,甚至有趨升可能。
高勝文指出,從經濟學分析而言,近年本澳由於新興行業擴張,另一些行業衰退或消失,造成部分居民失業,屬結構性失業。而結構性失業的持續性及影響性一般較其他類型的失業問題大,失業也產生人力資源閒置浪費,使人受到經濟或非經濟損失,並引致諸多社會問題。因此,必須從多方面加以緩解,在緩解失業問題的同時,也要預防出現菲利普斯曲線惡化,避免出現「滯脹」,即失業率與通貨膨脹同時加劇。他直言疫情發生以來,居民及商戶均受到衝擊,陷經濟困境,加上鄰近地區的新一波疫情,使居民及商戶更雪上加霜。據資料顯示,2022年1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103.31)按年上升0.99%,升幅由汽油、石油氣、電力等價格上升帶動。對此,他冀公營企業減價,以抑制通貨膨脹,同時,完善防疫工作、優化經援措施,真正做到針對性地紓解民商困境。
對於如何緩解現時失業問題,高勝文建議加大教育投入,通過延長居民受教育年限、針對特區銳意發展的行業,為居民提供適切的培訓課程等措施,提高人力資源的質量與競爭力;大力促進經濟增長,實行財政政策與貨幣政策的配合,通過減輕稅收、降低利息、增加公共工程等措施,刺激總需求,促進經濟發展與帶動就業職位的增加;加強就業支援,完善就業服務、深化職業培訓計劃、提供聘用津貼、舉辦大型招聘會等措施,以全力協助居民提升職業技能及投入就業市場;鼓勵和支持創業,以幫助居民自謀職業與吸納他人就業等。
國際(澳門)學術研究院政策研究主任高勝文建議,當局對公營企業減價,以抑制通貨膨脹。(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