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疫情漸趨惡化,尚未懂事的稚童亦難以倖免。昨日再多一名年僅11個月大的女嬰離世,成為香港疫情下最年輕亡魂,反映新型冠狀病毒對幼兒感染的風險較高。疫苗可預防疾病科學委員會主席劉宇隆表示,幼童之前未有接種,故染疫後病情嚴重,加上幼童沒有接觸過以往新冠病毒,未產生免疫力,而少數病情嚴重的兒童本身亦有先天性免疫力缺陷,故呼籲家長盡快讓子女打針,以提高保護。
但截至前(20)日,本澳三歲至11歲的接種率為8.5%,12歲至19歲的接種率為72.9%。因接種疫苗至少在兩個星期以後才令人體產生足夠抵抗力,並非得到即時保護作用。因此,為保護兒童及青少年,目前接種新冠疫苗是刻不容緩。
無可否認,在香港疫情未爆發前,澳門絕大部分家長對小朋友接種疫苗持觀望態度,但出現幼兒死亡個案後,家長的態度應有所改變。而家長思想上的轉變,正正適合政府去做更多推廣宣傳工作,包括應釋出更多有關資訊供家長參考,透過不同管道提供接種疫苗的資訊,推動家長帶小孩去接種。
學校方面亦須多作配合,加強向家長及學生宣傳接種疫苗,透過不同管道提供資訊及釋疑,承擔起保障三歲及以上學生完成疫苗接種的責任。
幼童是否打針完全取決於家長意願,不打算或猶豫讓子女接種的家長,首要憂慮接種後有副作用及後遺症。因此當局須做好宣傳解說,用科學數據闡明打針後可能出現甚麼副作用和機率,釋除家長疑慮。而作為家長則要相信醫學數據,接種新冠疫苗能有效保障兒童和青少年安全,不應猶豫,當政府決定推出接種計劃,就應帶子女去打針,既保護子女健康成長,也為家庭建立免疫屏障。
為保護學生,應共築屏障,不要等到疫情發生時才「臨急抱佛腳」,目前接種新冠疫苗是刻不容緩,應提早為幼童接種疫苗,做好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