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局擬定社區爆發預案

防患未然
21/02/2022
37085
收藏
分享
防患未然
防患未然
防患未然
防患未然
防患未然

鄰埠香港疫情核爆式擴散,醫療系統不堪重負,醫院外長者躺在病床上苦候入院的畫面讓人心酸。香港的情況也讓本澳警惕,一旦疫情全面爆發,本澳又該如何處置應對?

仁伯爵綜合醫院急症部主任李偉成上周五出席公開活動後受訪表示,當局目前已有預案,一旦澳門出現社區感染爆發,將會為病人提供合適醫療支援,如建設大型的社區治療設施,亦會增加救護車數量。議員林宇滔建議,除了建立預案之外,也應確保預案能夠有效執行,認為本澳在追蹤、識別、分流及隔離密切接觸者等方面存在短板,需要對預案在進行細化,解決統籌和調動能力的問題。【本報記者楊瑞盈、林嘉欣報道】

香港疫情幾何級數般增長,醫療系統不堪重負。(資料圖片)

香港疫情仍處於上升期,昨(20)日再新增6,067宗確診個案,其中6,055宗屬本地感染,是第三次單日新增個案破6,000宗。香港衛生署衞生防護中心傳染病處主任張竹君表示,本月15日至17日接獲每日呈報個案約有4,000多宗,18日增至7,000多宗,19日則有10,000宗,反疫香港疫情仍處於上升階段,有必要繼續維持防疫措施。

死亡患者近九成沒打疫苗

另外,香港昨日再新增14人死亡,是連續三日錄得雙位數死亡個案,累計第五波疫情已有逾75人死亡。根據香港醫管局公布的前日公布的資料,12月31日至本月18日的46宗死亡個案中,有近九成死者沒有接種疫苗,只有六人曾打疫苗,其中五人打了一劑或兩劑科興。

當局正構思大型治療設施

仁伯爵綜合醫院急症部主任李偉成上周五表示,目前可看到相當多新冠病人雖然是輕症或無症狀感染,但他們需要隔離的空間,不可隨意返回社區,亦不應大量湧入急症室,若大量輕症病人到急症室篩檢,將會延誤其他病人治療。他指出,當局目前正在構思大型的社區治療設施,將急症室搬到遠離居民區的場館,例如體育場館,令新冠病人可即時得到醫生的評估及隔離空間,但目前正物色場地,當局去(2021)年亦有提出於澳門蛋設方艙醫院的方案。

非急症可前往社區診所

李偉成又稱,Omicron的特點是重症病人不多,大多數病人不需要特別的醫療支援,但他們需要一些檢測或醫生評估,所以需要預備一旦出現大量感染時,會有重症病人出現的可能性。李偉成亦呼籲大眾接種疫苗,以減低出現重症的機率。

另外,李偉成指,近期到急診室求診的病人雖然有增加,但與往年差不多,因為天氣寒冷時,會有較多長者求診,但小孩求診的數量不多,可能因現在大眾都需佩戴口罩,感染季節性流感的病人有所減少,對流感爆發有一定幫助。他又指,目前為了兼顧疫情,工作量增加不少,人手相對緊,所以急診室非急症等候時間較長,可能會到兩至三個小時,期望市民理解。他建議市民,若非急症的話,可以到社區的設施如診所、衛生中心等,令急診室有更多空間處理急症病人。

李偉成稱,一旦澳門出現社區爆發,將為病人提供便捷合適的醫療支援,如建設大型的社區治療設施等。(楊瑞盈攝)

香港公立醫院人滿為患,院方只能在院外設置病床,供等候入院的患者休息。(資料圖片)

跨部門協調統籌成效決定成敗

社區爆發預案對本澳至關重要,議員林宇滔指出,政府在預案制定方面準備較充足,對預案的方向也表示支持,但他舉全民核酸檢測的例子,認為第一次全民核檢存在許多問題,到第二、第三次才有所改善。政府若能細化落實預案,確保預案執行上有問題時如何臨時調整,才能確保整個預案能有效執行。

他認為,本澳面對過去幾波疫情時可見存在許多「短板」,包括如何有效追蹤、識別、分流、隔離密切接觸者等工作,這涉及到不同衛生部門,跨部門甚至跨司的工作,如何協調人力及資源,做好分工有效處理,這方面有太多工夫要做。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