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發局研究報告指出,第五屆特區政府正著力解決房屋供求結構性錯配問題,特別是難以買到經屋又無能力買私樓的夾心階層,以及擁有自置舊式樓宇單位的長者。
報告稱,多年來澳門房屋政策主要由社會房屋、經濟房屋及私人房屋組成。但社會經濟發展催生了新的住屋需求類型。從目前情況來看,社屋收入上限上調了約9%,照顧到更多弱勢人群,而經屋申請收入上限調整,則使經屋的申請條件可覆蓋全澳超過80%居民,但經屋申請者中,收入較高者由於計分排序於較後位置,相對較難購買到經屋;但同時未能追上私人樓價升幅,置業需求未能實現。由此,部分居民希望尋求在經屋和私樓間的新置業途徑,亦即「夾屋」。2020年新《經屋法》明確經屋維持經屋性質及限制經屋的投資屬性,相應增加了部分居民對「夾屋」的需求。
另外,澳門已進入老齡化社會,人口老化速度不斷加快。現時公屋政策未能覆蓋到擁有自置舊式樓宇單位的長者,故社會上一直有改善這些長者居住環境的訴求。基於此,在既有社屋、經屋,以及私人房屋基礎上,特區第五屆政府就任伊始就積極完善房屋政策。針對「夾心群體」長期以來的住房需求,以及部分居住在唐樓、上落樓梯有困難的長者居住問題,在考慮土地供應等客觀條件的基礎上,提出了「夾屋」及「長者公寓」計劃,由此形成了「五階梯房屋」政策,著力解決房屋供求結構性錯配問題,滿足本澳社會不同人群住房訴求。
現時公屋政策未能覆蓋到擁有自置舊式樓宇單位的長者。(張庚睿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