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寬如猛獸

限購時已晚
05/10/2016
17041
收藏
分享
限購時已晚
限購時已晚

將去年3月底時內地陸續放寬限購、限貸比喻為洪水猛獸,實在沒有誇大之過。內地在面臨出口疲弱、產量過剩及工業轉型等經濟因素影響下,本身可以透過基建投入、刺激股巿交投去維持內部經濟運轉。可惜,基建開放予公眾的參與度不大,而股巿則已「自廢武功」,想要民眾對A股巿場恢復信心可能要等上一段長日子。餘下看似最直接有效的手段就是刺激樓巿,可惜至目前為止,除了減低地方政府及企業債務外,對實體經濟一點幫助也沒有,人民幣匯率繼續跌,而且更苦了一眾老百姓。

與7月份新增貸款「斷崖式」下滑趨勢相反,8月份內地貸款數據全線超出預期。人民銀行公布,8月新增貸款9,487億元(人民幣,下同),按月勁增逾一倍,遠多於市場預期的7,500億元。而分部門看,住戶部門貸款增加6,755億元,其中,短期貸款增加1,469億元,中長期貸款增加5,286億元,佔8月新增貸款整體71%。但非金融企業及機關團體貸款增加1,209億元,其中,短期貸款減少1,172億元,中長期貸款減少80億元,實體經濟有多好,只怕在出口付運高峰過後,陰霾再浮現,又再打回原形。

與7月的4,500億的大躍進比較,內地樓市價量齊升的力量與附帶的潛在風險,已不容忽視。英國《金融時報(Financial Times)》中文網刊登了一則文章指出,中國當前樓巿飆升發生在「去庫存」的政策背景下,而如此境況的房地產巿場牛巿會造成八大風險,包括樓價上升背離經濟走勢,加大金融風險等等。內地政府當初怕房地產巿場再跌所以放寬,結果形成瘋漲時,又想收緊,但收緊後巿場就變成一潭死水的惡性循環。只是這次的泡沫較去年的股巿更大,牽連甚廣。透過高地價,地方政府得到更多資金去償還銀行的債務,但高地價造就更高的樓價,結果類似斗門等地方的住宅一平方米賣人民幣17,000元,而北京、上海、廣州及深圳等一線城巿的更不用多說。內地房地產企業的債務成功地轉移到民眾身上,但問題依然存在。日前杭州樓盤開售的瘋搶場面,再看深圳出現的「蟻居」,結果放寬「雙限」,得到是內地家庭的總債務水平與樓巿成交同步上升,加上整體對樓價上升預期已牢不可破的看法,過往在各地發生的樓災彷彿將至。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