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境保護局發布《澳門環境保護規劃(2021-2025)》,勾劃未來五年本澳環境治理願景--「綠色生活、低碳澳門」,透過建立和履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好澳門自然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以多管齊下措施,有序治理澳門目前面對的環境問題,建設良好生態環境。
過去多年來,特區政府針對環境保護提出多項規劃,但在垃圾分類、源頭減廢上一直差強人意。在新的五年規劃中,環保局沿用「構建低碳澳門、共創綠色生活」爲規劃願景,以實踐低碳生活和發展、改善澳門環境質量爲環境保護規劃的重要目標,綜合考慮澳門環境實況及可操作性,按不同環境範疇制定行動計劃,透過建立 和履行綠色低碳發展理念,在社會、經濟發展的同時保護好澳門的自然生態環境,推動綠色低碳生產生活方式和城市建設運營模式,以多管齊下措施,有序治理澳門目前面對的環境問題,建設良好生 態環境。
隨著澳門社會經濟急速發展,人口和旅客量的增長,消費水平不斷提升,「即棄」文化盛行,各類固體廢物量持續增長,為澳門固體廢物的處理構成極大的壓力。推動固體廢物減量化和資源化對城市廢物管理及減低碳排放相當重要。特區政府雖加大力度推動「源頭減廢、資源回收」,推出各類資源廢物的回收計劃,在社區增設資源廢物的回收點、推行乾淨回收,但成效一直差強人意,與減廢目標距離仍大,環保人士認為,主要是市民慣常不分類垃圾,需要多管齊下,培養市民垃圾分類意識,政府斥資1.2億元在黑沙環建告的「固體垃圾自動收集系統」,啟用後經常發生故障,原本設計使用壽命25年,但使用僅十年在2019年因損毀無法修復而拆卸,主要因市民沒有垃圾分類意識,將所有垃圾塞進系統造成損壞。
垃圾分類、源頭減廢,關鍵在於提高居民正確棄置垃圾意識,政府應加強宣傳教育,讓市民養成垃圾分類、回收習慣,以及提高居民正確棄置垃圾意識,否則政府設置再多收集垃圾硬件設施,仍會不勝負荷,以致垃圾圍城。保護環境是每 個人的責任,需要政府、企業、團體以及市民等全社會投入參與,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履行保護環境社會責任,方能「構建低碳澳門、共創綠色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