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生活、低碳澳門」一直是本澳環境治理的願景,過去多年來,特區政府針對環境保護提出多項規劃,但是在推動垃圾分類、源頭減廢上一直心有餘力不足,落後其他鄰近地區甚多。特區政府曾花費1.2億元於2008年推出「固體垃圾自動收集系統」,多年來陸續故障,至2019年全面停用,如今正在開展拆除工作,使用壽命還不到規劃壽命的一半。收集系統之所以過勞死、英年早逝,與市民缺乏垃圾分類意識有關。北區社諮會副召集人高岸峰認為,要真正達到減廢目標,垃圾收費是最有效手段。【本報記者梁佩茵、實習記者胡可兒報道】
隨意丟棄的建築垃圾,與無能為力的固體垃圾自動收集系統。(資料圖片)
於2006開始興建、2008年投入使用的「黑沙環固體垃圾自動分類系統」,於2019年被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宣告「冇得整、冇得救」之後,於去年5月開始分階段清拆,相關工程自本月10日起至2月10日進行。
該系統設計壽命25年,服務涵蓋合共大約15,800個住宅單位,接近50,000居民,設有128個垃圾投放口,每日可處理50噸垃圾,透過真空吸取系統,將垃圾透過地下管道抽走,全程隔音、除塵、除臭,避免一系列污染問題,且能夠每年365天,每天24小時運作。
然而在投入服務十年後,該系統被羅立文正式宣告死亡:「成個系統冇得救」。環保局局長譚偉文稱,該系統受到磨損、腐蝕,許多段管壁已變得很薄,有的更穿洞。羅立文說,系統壽命大減,與市民不正確使用有關,投放不應投放進去的垃圾,如玻璃樽、建築廢料等。簡單來說,就是缺乏垃圾分類意識,甚麼垃圾都往裡丟。
固體垃圾自動收集系統停用後,暫時使用壓縮式垃圾桶。(資料圖片)
政府早前表示,推動生活垃圾收費是長遠目標。(資料圖片)
提高垃圾分類意識是關鍵
北區社諮委副召集人高岸峰昨日在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上表示,垃圾自動收集系統有其好處,過去多數市民不習慣將垃圾進行分類,導致影響到系統使用,政府可吸取經驗,日後更好地推動市民做好垃圾分類回收。
同場出席的立法會議員李良汪亦稱,政府可在市民意識方面作提高,現時市民使用壓縮式垃圾桶時,如果也是所有垃圾都丟到壓縮桶內,最後結果都會和固體垃圾收集系統的情況一樣。
推動垃圾收費才能有效減廢
高岸峰昨日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過去政府在資源回收方面花了不少力氣做宣傳推廣,社會逐漸有風氣推行資源回收,不過若要真正達到減廢目標,相信通過法律手段會最有效。《澳門固體廢物資源管理計劃(2017-2026)》中提到,2023年起創設推動城市固體廢物收費制度,且目標是在2026年將人均城市固體廢物棄置量由2016年的每日2.11公斤減少約三成,即每日1.48公斤。他認為,減少如此大量垃圾需要通過制度配合,垃圾收費可能是第一步,由於實行或有大爭議及操作複雜,政府應盡快作出部署及諮詢等工作。不過因為疫情關係,預料相關計劃會有所延遲。
高岸峰(右)認為,生活垃圾收費可促使民眾培養垃圾分類意識。左為李良汪。(實習記者胡可兒攝)
參考台灣減廢一步步來
現時本澳的垃圾分類回收並不理想,高岸峰認為,立法規管市民分類垃圾操作上比垃圾收費更加困難,即使是內地,不分類便罰款的措施仍在初期階段,是否有效仍需要觀察。他建議本澳減廢需一步步來,先從減少家居垃圾開始。做法可參考台灣,居民需要購買指定膠袋裝垃圾,透過棄置垃圾成本的增加,從而達至減廢,亦有可能因需要減少垃圾,而推動市民更積極作出垃圾分類去回收。他相信垃圾收費措施各界均持有不同意見,推動相關政策過程漫長,冀政府盡快開展相關工作。
多數居民不排斥生活垃圾收費
特區政府在2016年9月委託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研究本澳生活垃圾收費制度,花費495萬元公帑,但原本為期12個月的研究,卻一直到2019年才公布報告摘要,當中顯示,有60.4%受訪者都認為生活垃圾收費是減少產生垃圾的誘因,當中66.9%受訪者認為比較適合實施按量收費機制。
多年來,政府在環保工作上推出多項措施,包括膠袋收費、塑膠吸管管制、增設大廈分類回收、「環保加Fun站」及「環保Fun乾淨回收街站」等,去年亦公布了《建築廢料管理制度》及《禁止進口及轉運一次性發泡膠餐具至澳門特別行政區》,但對於生活垃圾收費措施則一直進展緩慢。
環保局於2020年第二季開展生活垃圾收費的模擬試驗項目,整個模擬會分兩階段開展,首階段為期四個月,次階段為期三個月,不過受到新冠肺炎疫情影響,計劃有所推遲。
本報在2016年曾進行街訪,了解居民對生活垃圾收費的看法,不少意見都表示支持,認為能夠改善環境,減少不必要的垃圾。若使用專用垃圾袋,市民表示每個垃圾袋三到五元是可以接受,也有意見認為應該每個收一元差不多。
預期壽命25年的「固體垃圾自動收集系統」,在本澳只生存了十年。(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