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疫情大考警惕新冠「物傳人」
18/01/2022
22026
收藏
分享
冬季疫情大考警惕新冠「物傳人」
冬季疫情大考警惕新冠「物傳人」

與澳門僅「一關之隔」的珠海,自1月14日爆發疫情至今,幾乎每天都有數宗新增個案,當然,確診數字最能反映疫情變化趨勢,但珠澳兩地市民更關心的是,導致本輪疫情爆發的病毒源頭究竟在哪裡。

經過連日追查分析,珠海當局昨日作出研判,由於早期發病的個案經常接觸境外入境物品,因此本輪疫情不排除由曝露於污染入境物品導致。無獨有偶,北京方面也表示,1月15日通報的一例本土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近期曾收發過國際郵件,當局又發現相關郵件的多份環境樣本呈陽性。因此,導致北京及珠海本輪疫情爆發的傳播鏈疫源,極有可能是受污染的海外貨物。

對於京珠市民由於接觸受污染的海外貨物而染疫,其實大家不必過於恐慌,此前就有相關專家明確指出,「環境傳人」並不是新冠病毒的新傳播途徑,其本質上就是「物傳人」。因為只要感染者污染了周邊的環境、物品,健康人接觸後就可能被傳染。也就是說,其具體應對方式,和此前對冷鏈食品風險的防範應該無本質差別,就是做好產品及其內外包裝樣本的定期病毒核酸檢測工作。

除加強檢測外,須注意氣候也是刺激病毒趨於活躍的重要因素。隨著冬季普遍低溫,所有被污染的物品都可能像冷鏈食品那樣有傳播病毒的可能性。這無疑也再次提醒我們,冬季防控的嚴峻性和複雜性。

所以在冬季的低溫氣候下,除了一如繼往重視對「人傳人」的防範,落實減少在密閉場所聚集等常態化防控措施外,對於「環境傳人」,也即「物傳人」應有更多重視,且不僅限於冷鏈食品及其相關場所。如一些涉及長途運輸、經手環節較多的行業,都應該對環境進行定期檢測,而不管是銷售還是生產,相關從業人員或也有必要做好防護。

病毒傳播形式可能會隨時出現新情況,但是,只要堅持做好常態化防控,就完全可以把新情況帶來的影響遏制在可控可防的範疇。而這一點也提醒本澳各防控部門及個人,越是在疫情防控形勢升級的情況下,越需要築好常態化防控屏障,麻痹懈怠和恐慌式自亂陣腳,都必須杜絕。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