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消委會研究及試驗小組主席譚鳳儀公布調查結果。(香港電台圖片)
香港消委會公布抽查結果,六成牛丸或牛筋丸樣本檢出豬基因。(香港電台圖片)
天寒地凍最適合「打邊爐」暖胃驅寒,而肉丸類產品更是必點的火鍋食材,但市面上的牛肉丸真的都用牛肉製作嗎?一粒普遍的火鍋肉丸又有甚麼成份?香港消委會調查發現,市面上五類共60款預先包裝及散裝肉丸之中,六成牛丸或牛筋丸樣本檢出豬基因,其中兩款樣本的豬基因比例更超過五成。全部十款龍蝦丸樣本均不含有甲殼類動物基因;另外,有七成半肉丸樣本屬高納食物,當中以魚蛋類樣本檢出的平均鈉含量最高。
香港消委會指出,檢測的14款牛丸和6款牛筋丸樣本中,只有7款樣本檢出100%牛的基因,13款的樣本同時檢出豬及/或雞的基因,當中有8款檢出的牛基因比例低於50%。
部分海產類肉丸檢出水銀
檢出受重金屬污染的樣本,主要來自海產類肉丸。六款魚蛋、六款墨魚丸和三款龍蝦丸樣本均檢出汞(水銀)或甲基汞。消委會指,其中一款抽檢的魚蛋一粒重約13克,進食一粒便會攝入約3.4微克甲基汞。換言之,一個育齡婦女每周進食29粒該款魚蛋便會超過限量;假設一碗魚蛋粉有五粒魚蛋,每星期吃該款魚蛋粉六次便會超過限量。
消委會建議,由於肉丸大部分均屬高鈉,亦有不少屬於高脂,因此食用要適可而止,以免攝入過多鈉或脂肪。另外,海產類動物製成的肉丸較大機會受重金屬污染,不應無節制地食用,育齡婦女更要小心。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