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總社會服務副總監張婉思建議政府持續加強澳門情緒支援推廣工作,從而及早使有需要的人士向社團及政府進行求助。(見習記者楊瑞盈攝)
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壓力比就業人士、失業或待業人士的壓力更高。(資料圖片)
為了解澳門居民生活壓力情況,澳門街坊總會2021年11月至12月進行「澳門居民壓力狀況及情緒自評」問卷調查,並於今(11)日下午發布調查結果。結果顯示,47%受訪者有中度或以上的焦慮表現,造成受訪者壓力最大的項目為經濟,其次為工作或學習。街總針對調查結果表示,應持續關注社會焦慮較高的問題。
此次調查以網上問卷形式訪問721名年滿15歲的澳門居民。問卷亦調查了居民的壓力評分,以十分為滿分,壓力愈大分數愈高,結果顯示,394名就業中的受訪者壓力平均分為6.33分,138名學生受訪者壓力平均分為7.54分,20名失業或待業受訪者相關壓力平均分為6.2分。
街總社會服務副總監張婉思表示,調查結果顯示,學生的壓力比就業人士、失業或待業人士的壓力更高,學生受升學、需參與課餘活動提升競爭力、疫情期間不定期停課及跨境學童需要滯留等因素影響,導致壓力較大。她又表示,街總轄下的幼稚園、小學及中學2019/2020學年收到140多宗情緒求助個案,2020/2021學年有307宗個案,個案涉及焦慮、持續情緒低落等,社會必須持續關注學生覺得壓力大的問題。
張婉思稱,只有不足一成受訪者受到情緒及壓力困擾時會進行求助,求助對象以家人及朋友為主,因此建議政府持續加強澳門情緒支援推廣工作,適時舉辧課程及培訓,透過更多的渠道推廣相關訊息,讓居民更好地識別、發現身邊的人士出現情緒狀況,從而及早使有需要的人士向社團及政府進行求助。
張婉思又稱,受訪者會向朋友及家人進行求助,顯示家庭將是解決情緒和壓力問題的一個重要環節,未來應落實家庭友善政策,推動更多的親子活動,讓家庭在面對壓力之餘,有更多的空間進行相處、互動,釋放從生活中累積的情緒和壓力,亦能夠在情緒壓力出現爆發的時候,透過家庭進行疏導和解決。
另外,調查發現,受訪者普遍透過運動進行減壓,且成效亦十分明顯;受訪者普遍認同參與社團活動和義工活動有減壓作用;疫情對受訪者構成的壓力在一般以下,表示疫情仍未對社會構成嚴重影響,然而疫情持續將會對居民心理構成負面影響。街總建議居民可透過大眾體育減少生活壓力,亦可透過更多不同類型的活動提升生活的滿意度,政府亦應做好防疫減少社會不安。(編輯:楊瑞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