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一直以來地少人多, 高樓大廈林立,公共空間不足,是一個全民關注社會議題。近年不少社會團體及人士,要求當局在各區增加公共空間,多設休憩設施,增設遊樂場、親子公園,甚至利用公共空間發展「旅遊文化」,盤活社區經濟,但本澳土地缺乏,增加公共空間是一個老難題。
這些年來,社會上不少聲音建議政府重視公共空間,人口密集地區公共空間更形稀缺。根據資料顯示,本澳現時共有78個公共休憩區,當中澳門區有67個,大部分集中於中南區。因應位置、環境及面積等因素,各個休憩區內設施各有不同,大部分主要設有成人健身設施及座椅等。
根據統計局《2019人口統計》資料,黑沙環、祐漢及黑沙環新填海區,人口約15萬,加上林茂塘及鄰近的筷子基、台山、青洲,整個北區人口逾20萬,佔本澳人口近三分一,雖然現時北 區內設有休憩區,但分布零散,區內近年有多個公屋及私人住宅項目落成,北區對休憩區未來需求更大。 北區可供發展公共空間地方不多,公共休閒空間及設施長期不足,人均公共開放空間面積低於平均水平,兒童戶外遊樂場所亦嚴重不足。
有40,000平方米面積的逸園賽狗場原址,是發展公共空間理想地方,除可建設運動中心、社區型運動公園及兒童運動設施,更可發展公共空間,舉辦各類文娛活動,創造「旅遊文化」,盤活社區經濟。 外地不少城市利用公共空間舉辦活動, 例如早上是花市,或是蔬果市場,晚上是文創產品藝墟,甚至是小食攤檔,也有在地鐵站劃出地方,供藝人街頭表演歌舞,繪畫,配以路邊文創攤檔,與文化旅遊效益相疊加,吸引遊客,促進社區經濟。本澳需有康公夜市、塔石藝墟等公共空間活動,但規模仍然較小,文化局2016年推出街頭展演「藝遊點」,有四個地點可供表演藝術類、視覺 藝術類或創意工藝類「藝遊人」在開放時間內進行街頭展演,但公共空間不足,發展受時空限制,難以發揮「旅遊」效應,主要吸引本地居民,但對社區經濟仍有少許幫助。
將公共空間建設成一個優雅休憩空間,可成為一張城巿名片,未來可透過都市更新,在規劃過程中騰出土地打造綠化公園或休憩廣埸,打造公共空間,供藝術表演、視覺藝術展演或文創藝術展覽,「旅遊」帶動旅客流,盤活社區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