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市奇案:茨林圍何時發圍?
30/11/2021
29421
收藏
分享
都市奇案:茨林圍何時發圍?
都市奇案:茨林圍何時發圍?
都市奇案:茨林圍何時發圍?

(作者提供圖片)

(作者提供圖片)

每個城市均有都市傳說,也必有甚麼甚麼隱世秘境,澳門少不了,其中一個可謂「都市奇案」,它叫 「茨林圍」。就是大三巴牌坊背後,有古圍牆環抱的地方。對澳門人來說,這裡既陌生又熟識,行過想入又每每怕狗,或者怕危險而卻步。但每隔一段時間,它又在傳媒報道中出現,關鍵字離不開保育、更新、活化,惜一講經年,到底何時「發圍」?

澳門開埠400多年,通街故事。筆者的茨林圍印象,始於上世紀80年代小學雞時,當年很多同學居住於此,全是草根階層。這 地方予人神秘感,儘管圍外是澳門標誌大三巴牌坊,旁邊又有聖玫瑰學校,更不時有人在圍外打回力球,從來不乏人氣。圍內卻是另一個世界,石屋、鐵皮屋林立,有不少果樹,更有人養雞,小貓小狗更不在話下,儼然一條城中圍村。

茨林圍歴史豈止於上述平民回憶?若用今天國際時事角度看,茨林圍乃400多年前全球化序幕之一,也是當年國際政治舞台、國際宗教 難民收容所、跨國勞工先驅。大家瀏覽「澳門記憶」或到維基百科皆能看到茨林圍的前半生。話說,澳門16世紀已是中西文化交流最前沿,是天主教傳入亞洲的橋頭堡,聖保祿學院(大三巴牌坊為正門)則為傳教士培訓基地,2016年荷里活大片《沉默》用電腦技術還原了聖保祿學院原貌,震驚60多萬澳門人,很多眼界大開的朋友始驚訝:乜澳門當年真係咁勁?

其實《沉默》的故事與茨林圍相關。主流說法是,「茨林圍乃聖保祿學院一部分,原為慶盛坊,1596年明朝萬曆年間,日本在豐臣秀吉就任關白(日本古代官職)後嚴禁天主教,大舉搜捕教徒,致大量日本天主教徒逃難到澳門。創立幕府的德川家康死後,更嚴禁流落海外的天主教徒回國,違者處死,自此在澳避難的日本人不能回國,而想到日本的傳教士亦被迫滯留澳門。當年的日本教徒在聖保祿學院旁聚居成村,在舊城牆下開墾土地種植馬玲薯(茨),是以該村被命名為「茨林」,村民又在圍內開鑿水井,此乃當時澳門最大,今天仍然在此,政府編號14,即是澳門第14口井,當年養活了整個圍甚至整一區。

另外,耶穌會會士1602年第三次重修聖保祿教堂,茨林圍內的日本人多為建築師和藝術家,而且人力物力便宜,故不少日本人在修建教堂時被僱用。至1835年,聖保祿教堂大火,只餘牌坊和背後少量土牆,日本人因此漸漸離去。聖保祿教堂遺址後半部分地段,後擴展成茨林圍,民眾逐漸遷入。」這是幾百年前的故事,當然只是個大概,相信有更多宗教、難民的大歴史、小故事深藏在澳門甚至葡國的歴史檔案之中,尚待發掘,或可讓大導演馬田史高西斯再拍《沉默》下集。

據老居民憶述,他年輕時的茨林圍很空曠,中間果樹成林,房屋不多,1967年「一二三」事件後,該區開始「無王管」才愈來愈多人遷入,房屋也愈建愈多。圍內居民相處和陸,夜不閉戶,雞犬相聞。 隨著經濟發展,茨林圍居民上世紀80、90年代開始遷出,圍內漸見冷清,人口老化,不少舊屋空置,日久失修,倒塌者不少,加之雜草叢生,舊物雜物堆積,整區變得爛溶溶,衛生及居住環境惡劣,如此狀態維持多年。

然而,荒廢歸荒廢,茨林圍一直以城市「被遺忘的角落」身份在媒體上出現,每隔一段時間便有整治、活化的呼聲及建議。近年,茨林圍更成「隱世秘境」活躍於各大社交媒體,是社區深度遊、探險者、文青、網上頻道的寵兒,打卡相、探秘短片多不勝數。

事實上,「茨林園唔紅,天理不容。」茨林園雖破落已久,但亂中有序又被時代洗刷過的矮舊石屋、鐵皮屋、縱橫交錯的小巷,加上古城牆,以及鏽跡斑斑的鐵窗、過街水龍喉,在今天而言相當之有特色,隨 手舉機一拍皆有味道,澳門或外地的年輕一代多未見過或者感受過。更甚者,這裡尚住著幾十戶人,果樹縱已不成林,卻隨處可見,還有人在空地上種菜、種花,甚至弄個小花園。看到屋外晾著五顏六色的衣服,高高掛曬著的鹹魚,聽著隱約傳來的貓叫、狗吠,夾雜者電視聲,滿滿 的生活氣息,還有濃濃的人情味,老街坊總喜坐在門外,似等訪客來臨,一對90多歲老夫婦就忙著請筆者入屋食餅,急不及待細談家事,「以前呢度好爛溶溶,間屋、啲路都係我哋自己起。我一個仔一個女都去咗香港,只有一個女喺澳門,我哋行得走得,就幫佢打理下屋企,佢攞啲餅來,我哋日日食完飯,下午就飲咖啡、食餅咁啦!」

茨林圍有老一代的人情味,卻是都市奇案,奇在政府、當地居民、一般民眾、保育人士皆知這裡的歴史、文化價值,明白要整治、更新、活化,即有社會共識卻原地踏步多年。例如,2009年工務局、文化局、旅遊局、交通局便組成跨部門小組,開展大三巴整體規劃研究,並邀請內地及海外專家參與,亦多次向澳門居民收集意見,目標「重塑大三巴區旅遊及文化資源、改善舊區環境,推動區內多元經濟,以及優化交通配套設施等,務求在保留歷史文化價值及創造經濟發展達致平衡共贏。」之後進行了考古、拆除四幢舊公務員大廈等工作,文化局當年就提出茨林圍的保育活化價值,工務局亦拋出以大三巴為中心點,輻射 到塔石廣場、東望洋燈塔、議事亭前地一帶的步行系統,可惜構思不了了之。2021年10月底,茨林圍中兩段聖保祿學院圍牆遺跡,終被列為被評定的不動產,正式成為文物。

另外,一般都市更新最難搞的議題即受影響居民的意願,他們也希望活化,亦沒提出很高的要求,離不開水、電、渠、適度維修破舊房屋使之可以住人的基本民生訴求(當局規定既不能加高也不能擴大)或者協助遷出及居住問題。再者,很多倒塌了的房屋已被清理,且由政府圍封起來,圍內大部分土地已成國有土地,私家地甚少,業權問題並非想像般複雜。即是說,規劃整治的條件基本具備,只無部門動手!

細心的朋友可能留意到,茨林園的整體環境改善了,事緣有民間社區組織近一年多來,積極推動了一些活化,如自發聘清潔公司與當局一起清理圍內的垃圾雜物,開始有店舖進駐,亦有街坊試圖內部翻新舊居。然而,民間力量有限,在欠缺整體規劃之下,小修小補、小改小良的效果可以預期得到的亦有限。

當然,茨林圍是聖保祿學院一部分,位於世遺緩衝區,大拆大建式的活化絕非選項,比較原汁原味的保留乃當區居民或民間的主流意願,現在「波」在政府腳下,不可能只圍封官地曬鹹魚,更不可能等所有舊屋都倒下,或者私人業權清零才「 進場做嘢」。現在已有條件進行規劃,並在閒置土地上興建合適的公共建築,提供基本的公共或者旅遊 服務,日本、韓國不少類似舊區活化例子,可供參考。茨林圍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歴史人文底蘊,無論站在當區居民生活、澳門歴史文化傳承保育、旅遊景點開發等角度,都不應再等!

關心澳門城市發展的都更者 維幫

(作者提供圖片)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