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公布了2022年財政年度預算案,其中估計明年博彩毛收入為1,300億元, 預算赤字近303億元,而包括現金分享在內的惠民措施將維持,涉及約204億元。有別於過去由特首先發表 《施政報告》的作法,今年在發表《施政報告》前就先公布財政預算案,立法會也將在《施政報告》發表前於本周四在立法會進行表決。似乎也在表態,預算案可討論修改的空間並不多。
在維持原有惠民措施的情況下量入為出,是外界對預算案的第一印象,畢竟大部分內容與2021財年的安排相差無幾,但與去年不同的是,2021年財政年度的預算收入實際上相去甚遠,特區政府實際收入達不到預期,新一年度自然更加捉襟見肘。
然而,疫情之下預算的安排並非省得愈多愈好,而是應妥善運用預算創造收入,來達到本身的收入預期。
事實上,全球多數經濟體在疫情下都會採取逆周期的財政措施,以財政手段支持本地經濟發展及維持民生需求,例如本澳始終維持一系列惠民措施及水電補貼、稅費減免等。然而多數經濟體也會將支援與刺激並列,在維持民眾基本需求的同時,也要能夠刺激經濟本質出現有生力量的增長。
從過去的經驗可見,雖然政府有意「刺激」,但民意要的是紓困,政府最終仍然「從善如流」,把電子消費優惠的刺激屬性減弱,變成又一次消費卡。裡面的邏輯其實很值得思辨。
從澳門居民逐漸增長的儲蓄來看,本地仍然有 「內循環」的本錢,但疫情經濟前景不明朗,誰也不敢亂花錢,特別是本澳經濟結構本就不是以本地消費為主,沒有人會在此時把自己當遊客,大手大腳消費。 經濟停滯加上失業率上升,刺激措施自然難以收效。
人們願不願意花錢,取決於對未來的預期,在本澳尤其更是如此。近兩年來,經濟起伏與通關措施關聯,而通關措施又與疫情關聯,原本人們期待新冠疫苗可以對疫情帶來全面性的改變,但卻仍然難以阻止病毒傳播,沒有哪個地方能夠永遠保持「清零」,通關因此難以放寬,自然對經濟感到悲觀。
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克魯格曼在談美國通脹時用了塞車的比喻,認為通脹是由於階段性的需求暴增導致供應塞車,因此通脹是「暫時性」的。其實在澳門也是一樣,如果我們覺得疫情也是「暫時性」的,終有一天會過去,那麼我們可以以紓困為主,保存實力,等待雨過天晴,但如果不是呢?我們終究要從防疫和經濟之間找到新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