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轉冷,新一波秋冬疫情已經在內地出現,國務院聯防連聯機制24日在北京表示,內地已經出現多點散發的疫情,成快速發展態勢,七天之內有11個省份受感染,而感染者則多有跨省旅遊活動的情況,使的疫情擴散風險進一步在加大。中央有關部門隨即宣布停止北京、內蒙、貴州、甘肅及寧夏等五省市跨省旅遊活動。
在高接種率的內地,當一個省市發生疫情,首先會停止旅行團,收緊鐵路航空等運輸工具的防疫措施,但不會動輒封關封城,即使停止旅行團,跨省人員往來仍能維持有限度的流動,這是 內地城市的做法。內地城市之間之所以能夠這麼做,一來因為有統一的邊境政策,境外至本地有嚴格的防疫措施,二來則是因為省市之間有統一的防疫標準與政策,在同一套防疫指引下執行防疫措施,因此風險可防可控。
相較粵澳通關,疫情如今處於穩定的香港,仍然在尋求粵港通關的辦法。至目前,仍維持單向(回港易、來港易)免隔離的做法,曾去過香港的人士入境內地及本澳仍需要接受醫學隔離措施。香港要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需要一個三地互通的方案,而統一可轉換的健康碼可能是必要的前提。
與內地統一標準的健康碼系統,可能是免檢通關的關鍵。本澳發生疫情後,由於行蹤追查上的困難,在患者確診後數日後才能找到相關接觸者及高危人士,當中存在的暴露窗口需要依靠不只一次的全民核檢來補足,由於澳康碼不能追蹤行程,每當出現患者,全民核檢就必須要執行,否則不能確保所有感染途徑都被找到。而假如健康碼能夠追蹤行程,在患者確診的一刻已可劃定影響範圍,將封控區域縮到最小、暴露窗口減到最小。
然而,恰恰也是行程追蹤這個功能最讓人頭疼,因為他會直接觸及關於隱私的敏感神經,觸及犧牲個人隱私成就公眾利益的爭議。 港澳目前都只能要求民眾自願申報,由於存在漏報或誤報的風險,終究成為與內地放寬通關的阻礙。因此一旦出現疫情,恐怕仍是要「一刀切」。
如果香港不能與內地通關,也就不能與澳門通關;如果港澳的防疫措施不能與內地同步, 就始終會存有粵港澳的界線;如果防疫政策有別,港澳的通關措施就隨時可能會再次收緊。特區政府與內地商談統一的防疫政策,行程追蹤恐怕是繞不開的一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