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關切難民命運

坦桑尼亞小說家奪諾貝爾文學獎
08/10/2021
25368
收藏
分享
坦桑尼亞小說家奪諾貝爾文學獎
坦桑尼亞小說家奪諾貝爾文學獎
坦桑尼亞小說家奪諾貝爾文學獎
坦桑尼亞小說家奪諾貝爾文學獎

古爾納的作品來自過去的流亡經歷,因此顛覆傳統,突出原住民的視角。(維基百科圖片)

古爾納最知名的作品《天堂》。(網絡圖片)

瑞典學院常任秘書馬姆(Mats Malm)在瑞典學院宣布,古爾納獲諾貝爾文學獎。(美聯社圖片)

古爾納來自坦桑尼亞,用英語書寫非洲移民的故事,算是一位「移民作家」。(東方IC圖片)

2021年諾貝爾文學獎7日揭曉,由坦桑尼亞小說家古爾納(Abdulrazak Gurnah)獲獎。這一結果有些令人出乎意料,因為這位作家不是此前媒體熱議的任何一位作家。負責評選的瑞典學院讚揚古爾納的作品,「毫不妥協並富有同情心地探索殖民主義的影響,關切著那些夾雜在文化和地緣裂隙間難民的命運」。諾貝爾文學委員會主席奧爾松,亦指古爾納是世上最傑出的後殖民作家之一。

現年72歲的古爾納,在印度洋的桑給巴爾島出生、長大,但在1960年代末以難民身份來到英國。1963年12月,桑給巴爾從英國殖民統治下獨立後,經歷了一場革命,阿拉伯裔公民遭到壓迫和迫害,造成的死亡人數估計有數百至之多。古爾納作為受害的少數民族,在完成學業後被迫離家,逃離剛剛成立的坦桑尼亞共和國。那一年, 古爾納僅18歲。直到1984年,他才有機會回到桑給巴爾島,探望臨終的父親。

古爾納定居英國後, 直到最近退休之前,一直是英國坎特伯雷肯特大學英語大學英語和後殖民文學教授。他著有十部長篇小說和多篇短篇小說,身為難民所帶來的分裂感貫穿作品當中。

古爾納鮮活而生動地描述了非洲被殖民時期的歷史,當中對孤兒、非洲婦女等描述,令人潸然淚下。

寫作靈感源自流亡歲月

古爾納在21歲時開始寫作,儘管非洲的斯瓦希里語是他的母語,但英語卻是他的文學工具。

古爾納曾說過,在桑給巴爾,他幾乎沒有機會接觸斯瓦希里語的文學作品,嚴格來說,他最早期的創作也不算是文學作品。阿拉伯詩歌與波斯詩歌是他早期的重要文學源泉,尤其是《一千零一夜》,《古蘭經》也是他的文學養分,而他的作品也受到英國文豪莎士比亞與印度裔英國作家奈波爾(V. S. Naipaul)的影響。

古爾納的作品來自他那段流亡歲月, 但顛覆傳統, 突出原住民的視角。上海澎湃新聞引述上海師範大學外國語學院教授盧敏介紹, 古爾納的前三部小說《離別的記憶》(Memory of Departure,1987),《朝聖者之路》(Way,1988)和《多蒂》(Dottie,1990)從不同的角度記錄了非洲人在英國的經歷,受到的排斥,和他們努力尋找自身身份認同。

第四部小說《天堂》(Paradise,1994)、也是古爾納最知名的作品,以東非殖民地時期為背景,講述少年玉素甫(Yusuf)被父親賣給「叔叔」阿齊茲(Aziz)抵債後充滿曲折和傷痛的成長和愛情故事,小說呈現了豐富的斯瓦希里文化以及穆斯林文化,入圍了布克獎和惠特布萊德獎。此後,古爾納更憑著小說《沙漠》及《海邊》入圍了布克獎及《洛杉磯時報》圖書獎。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