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類製品、雞蛋類、冰鮮類的遠洋貨供應影響較大。(資料圖片)
新冠疫情導致全球物流業擠塞。有本地食品供應商反映,疫情影響國際貨運供應鏈,本澳部分海外商品斷貨。供應商聯合會會長葉紹文表示,受疫情影響,不少船公司停航導致貨櫃船短缺,遠洋貨物運輸受影響,不過他強調,一些外國牌子的貨品供應或會減少,但不代表該貨品短缺,只是牌子的選擇或會比以往少。
葉紹文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 基本上一些保質期較長的食品影響不大,不過一些奶類製品、雞蛋類、冰鮮類的遠洋貨供應影響較大。然而疫情至今已一年半,本澳入口商或供應商已有充足的準備,貨物的預留及訂貨期有相應的調整,本澳貨品供應量相對穩定。間中或會出現個別品牌會間歇性斷貨,只是消費者偶然會選擇減少,但強調不代表該貨品出現短缺。他舉例指,過去有來自越南、泰國或日本的雞蛋,惟現時受航運影響供應鏈會斷貨,但消費者亦可選擇來自內地的雞蛋,重申沒有貨品短缺的問題。
疫情亦導致遠洋物流費增加,部分貨品成本轉嫁至消費者。葉紹文指,全球僅有中國能在去年5月全面復工復產,世界各地仍有不少工廠停產,亦導致部分外國貨供應減少。同時亦因為外國貨品供應減少令部分貨航停運或減少航班,供需失衡下目前遠洋運輸成本升幅甚大。由去年下半年起,已逐步因應物流運輸費用的上升而令貨品成本增加三至四成,尤其是較低價的貨品價格因此加價。他指,以往由歐美運至香港或內地的每個貨櫃運輸費約一萬多港元,現時卻升至數萬元,若該批貨品價值十萬元,運輸費用卻要三至四萬,相當不划算。相反,若貨櫃的貨物值100萬元,運輸費同樣是三至四萬元則相對較抵,因此高端貨品價格方面未有出現太大調整。 (編輯:梁佩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