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署早前在婆仔屋附近的馬忌士街行人道展開道路改善工程,將原本葡式建築的格仔石路,轉用鋼筋水泥。事件引起社會討論,有市民贊同有關工程,認為石仔路會令電單車車軚打滑;但亦有市民反對,認為這個做法會破壞文物觀景。有意見認為,當局應在平衡藝術與交通安全之間的選擇。市政署今日回應事件時表示,過去多年來每年接獲十多宗投訴,反映該路段容易因天雨路滑造成交通意外;文化局方面表示,更換為水泥路面則是公共安全考慮,並沒犧牲歷史原真性,至於會否美化路面會持開放態度,聽取社會意見。
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
文化局副局長梁惠敏回應事件時表示,相關路段過去原使用不同物料鋪設,石仔路是時任的市政部門因美化城區而鋪設,今次更換為水泥路面則是公共安全考慮,並沒犧牲歷史原真性;至於會否美化路面會持開放態度,聽取社會意見。她又稱,翻查過去資料,馬忌士街路面也曾使用不同材料鋪設,石仔路也非原始元素。因此,與市政署充分溝通後作出該決定。
市政署管委會副主席羅志堅則表示,過往多年基本每年均收到超過10宗市民反映因路滑發生事故,市政署方面曾挑選很多不同物料但不理想,因此與文化局充分溝通和有共識下,改為符合駕駛者使用且穩定的物料;他重申市政署重視保育和美化城區,在歷史城區會優先使用石仔路,但亦要考慮居民安全性,他又稱暫時沒有將石仔路面更換成其他物料的計劃。 (編輯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