議員施家倫宋碧琪昨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總結第六屆立法會工作。(吳泳欣攝)
施家倫指出,疫情對本澳經濟造成進一步衝擊,他及團隊及時深入區內了解居民生活情況。 (民建聯圖片)
第六屆立法會會期已於前天(8月15日)結束,議員施家倫和宋碧琪昨(16)日總結過去立法會工作,促請政府要針對新一波疫情變化,推出新的援助措施,盡最大力度穩經濟、保就業、顧民生;包括提供工資和生活津貼;又提出設立「全民基金」,作為推進橫琴開發、加快多元產業發展的投資載體,並向居民派發股本,增強居民齊心促進本澳經濟發展的動力。承諾未來繼續將澳門市民心聲帶入議會,讓立法會有更多元、更真實聲音。
施家倫和宋碧琪昨(16)日假民众建澳聯盟黑沙環服務處舉行新聞發布會,總結過去工作時表示,在過去兩屆共八年(2013年8月至2021年7月),一共跟進12,196宗市民求助個案,26,946宗各類諮詢,總共接待的服務有39,142宗,兩人在立法會大會議程前發言共212次、提出書面質詢583篇、口頭質詢77份,發起的辯論動議三次,重點監督政府在公共房屋、醫療改革、道路工程、行政改革、多元產業、長者政策、都市更新方面工作。
施家倫指出,最近疫情防控出現嚴重漏洞,疫情對本澳經濟造成進一步衝擊,他們的團隊、各區服務處的同事,及時深入區內了解居民生活情況、中小企業運作情況,匯總各行各界的意見,作出討論,並列出以下幾點政策建議。
一、對照國家標準,完善危機應變機制
在新一波疫情應對中,政府的危機應變體系出現不少漏洞,包括:指揮體系合作不暢;健康碼、全民預約系統頻頻故障;確診病例行程日日變動,流調工作存在嚴重問題等。建議要第一時間全面激活應急指揮體系,明確各部門職責分工,第一時間召集行政系統的力量、組織社會資源,作出快速應對。要第一時間全面激活應急指揮體系,明確各部門的職責分工,第一時間召集行政系統的力量、組織社會資源,作出快速應對。要做好全民核酸期間的人群管理,考慮啟動第二輪全民核檢,以便重建本澳安全旅遊的城市形象,尋求中央支持,重啟旅遊經濟復甦態勢。
二、加快推出新一輪抗疫援助
以直接津貼方式,協助就業不足、收入萎縮的基層家庭;減免居民和商戶水、電、電訊等公共事業三個月的費用。從保市場主體、穩就業基本盤的高度出發,參考香港做法,及時推出工資補貼計劃,支援本澳中小企業和受衝擊行業。給予前往大灣區就業青年每月10,000元補貼,緩解大學生就業難、青年群體失業率高企問題。全面盤整公共房屋、青茂口岸、北安碼頭、大橋口岸等大型公共設施的空置商舖,為轉職創業居民和退出企業重投市場提供發展載體。推出新一輪抗疫公共工程,完善公共工程招標條款,設定最低本地工人比例,優先保障本地建築工人就業。
三、設立全民基金,創機遇共享機制
在財力方面,截至2021年6月底,本澳財政儲備共有6,648億元,其中基本儲備1,509億元,超額儲備4,941億元,政府可調撥20%以上超額儲備,撥出1,000億元以上資金,設立專業化、市場化運作的基金管理公司,作為推進橫琴開發、加快多元產業發展的投資載體,還可以以項目跟投方式,參與到國家重點項目,分享國家發展紅利。建議政府在基金設立的過程中,要創設全澳居民公平分享多元機遇的機制,向每位永久居民派發十萬元股本,做到「人人有股份、年年有分紅」,讓每位居民都能參與到本澳歷史性轉型發展機遇當中。
在政策方面,政府要以「第二次創業」的心態,全面檢視招商引資政策,訂立經濟發展績效考核指標。要聚焦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的難點,全面提升企業查名、登記註冊、銀行開戶、投資往來等審批效率,清理對市場主體不合理的限制,打造親民便商的發展環境。
四、圍繞發展任務,推進治理變革
改革官員委任制,挑選更多想做事有擔當的官員,設立監察委員會,落實官員問責執行機制,選賢與能、獎勤罰懶、淘汰庸官。落實行政授權制度改革,以法律形式明確政府不同層級的部門職權,制定各部門各層級的權力清單,明確各個部門、各個層級官員、各個具體崗位的權力和責任,確實提升跨部門合作效率,壓縮各部門服務承諾的時間。
落實績效考核制度改革,制定年度改革清單,將改革任務納入考核指標,將改革任務、發展目標分解,落實到每一個具體的部門。
宋碧琪倡立法會設提案委員會
議員宋碧琪則指出,現時澳門仍然有不少法律滯後社會發展,影響市民生活,不單是特區政府的責任,立法會也有相當責任。她建議為了更好做好立法工作,立法會應增設提案委員會,以集體力量、集體智慧來做好議員法律提案工作,更到位、及時立好法,以更大力度推動澳門社會發展。
促政府積極主動作為
宋碧琪又稱,疫情的反覆使澳門市場恢復無期,不少中小企業、基層打工仔又要再次面臨衝擊,促請特區政府針對新的形勢變化,從速推出新的援助措施,盡最大力度穩經濟、保就業、顧民生,積極主動作為,團結社會各方力量,利用澳門現有土地資源、水域空間、自由市場環境等優勢條件,加快優化營商環境,促進公、私營投資落地澳門,以大大增加本地就業空間,推動產業多元化發展,令澳門發展得以長治久安、繁榮穩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