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澳艱辛的抗疫之路, 終於傳來一絲好消息,昨日衛生當局公布,全澳40歲至49歲的人群新冠病毒疫苗接種率已經達到70%,已達到一般認知中的群體免疫。而20歲至39歲之間的青壯年人群,疫苗接種率亦已經超過60%,情況較為理想。隨著當局推出更多便利措施,並透過短訊向全澳市民作出宣傳,相信未來整體人群接種率有望靠近群體免疫水平,起碼有條件、有信心與世界上其他國家和地區商討恢復人員往來。
現時世界上對於如何應對新冠病毒有兩種主要的態度,一種是有限度開放恢復經濟活動和人員交流,同時接受社會上有部分病例存在,期望病毒的殺傷力逐漸減小,最終變成類似流感病毒、與人類共存。而另一種則是嚴密封鎖邊境、進行社區防控,目的是追求零確診的安全性路線,但明顯會對社會經濟造成嚴重影響。
兩種路線孰優孰劣,現時難有公論,也需要不同地方的政府根據現實情況去作出考慮,但毋庸置疑的是,無論是哪一種應對方式,都需要社會當中廣泛存在帶有免疫力的人群。畢竟對於年齡太小、免疫系統失常或過敏的人來說,無法透過接種疫苗而減小新冠病毒的危害,所以需要社會上有條件接種的大多數人主動接種,既能減低自身重症幾率,萬一感染也能顯著降低將病毒傳播給他人的可能性。
本次新一波輸入相關疫情看似「大步檻過」,但不少市民都覺得十分驚險。皆因Delta 變種病毒的傳播能力之強舉世皆知,國外有例子是與確診者坐過同一張椅子、沒有飲食亦沒有脫下口罩,同樣會被感染。回看本澳四位確診患者的行蹤,曾身處過不少人流密集的場所,更曾經在食肆脫罩用膳。當局將驗出陽性環境樣本的石排灣臨時衛生中心,以及患者曾到過的公共行政大樓關閉消毒,就是應對病菌的謹慎之舉。
全民核檢陰性、一千多名重點觀察人群平安,只是「戰疫」初步勝利。隨著當局流行病學調查繼續更新患者行蹤,隨時會有更多人成為潛在被感染者。不厭其煩亦要強調: 保持警惕,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