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7萬考生參加的內地研究所考試自去年12月26日至27日舉行,考試結束當日,教育部通過官方微博發表聲明,稱有考生在考前收到個別科目部分試題的答案,懷疑出現洩題情況,甚至教育部長袁仁貴都被點名要求道歉,公安部門正在調查當中。除了洩題情況,內地《長江商報》昨日梳理了歷年各大考試的作弊奇招。
年底的研究所考試結束後,監試人員出示當日查獲的小抄。(CFP圖片)
其中最匪夷所思的方式,即是將電子接收器穿戴在身上接收答案,湖北武漢市招生考試辦公室相關負責人表示,作弊的手法不斷進化,有些人將只有米粒大小的耳機放在耳後,還有人用牙齒咬住耳機、將接收器植入頭皮,透過震動得知場外傳來的答案。而橡皮擦、眼鏡、手錶、微型相機等更是常見的作弊接收器。
作弊器材日新又新,圖為2013年高考查獲的作弊眼鏡。(CFP圖片)
作弊團夥產業化
該負責人指出,作弊團夥會派人參加考試,開考後先用胸前的微型相機將試卷掃描,透過網絡傳輸到場外查找答案,再傳給付費作弊的考生。
這些作弊團夥散布在全國大大小小的考試中,從英語檢定、高考、研究所考試、公務員考試甚至律師資格考都有涉及,幾乎已成一個產業化發展,考生可以在網絡論壇、街邊廣告、QQ、微信等平台接觸相關資訊,令人防不勝防。
不過,依據去年11月1日起實施的《刑法修正案(九)》,組織考試作弊等行為將納入刑事處罰之列,政府部門也在各大考試期間加強防作弊機制,河南甚至在去年高考出動無人機監測無線電波,希望讓考試回歸公平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