萊希當選伊朗總統,支持者手持萊希的海報慶祝。(美聯社圖片)
據香港《大公報》報道,當地時間19日,伊朗內政部宣布,司法總監易卜拉欣·萊希以61.95%的得票率,贏得伊朗第13屆總統選舉。
報道稱,萊希屬於保守派中的強硬派。他承諾,當選後將建立強勢政府,反腐肅貪和幫助窮人,維護伊朗核協議。萊希也將成為伊朗首位被美國制裁的總統。分析指,考慮到萊希的對美強硬立場,他任內的美伊關係恐怕不容樂觀。
伊朗大選投票率創新低 萊希以絕對優勢當選
根據伊朗內政部公布的數據,萊希最終以61.95%的得票率,以絕對優勢領先其他三名總統候選人而當選。此次伊朗大選有超過5,900萬合資格的選民,投票率僅為48.8%,創下1979年伊斯蘭革命以來的最低紀錄。
分析指出,經濟狀況不佳以及久未受控的疫情影響了伊朗競選活動,不少選民因擔心感染新冠病毒或不滿生活現狀,因此對大選反應冷淡。為保證投票率,伊朗內政部將投票截止時間延長到當地時間19日凌晨2點。
在伊朗內政部正式宣布結果前,伊朗現任總統魯哈尼已前往萊希的辦公室祝賀他勝選,另外三名候選人也向萊希表示祝賀。
萊希當選後表示,將盡最大努力,使民眾對未來更加有希望,提升公眾對政府的信任,以實現「光明和愉快地共同生活」的目標。
現年60歲的萊希長期在司法系統擔任公職,2014年出任伊朗總檢察長,2019年擔任伊朗司法總監至今,近年領導的反腐運動深得人心。
萊希上任將面臨三大挑戰 對美政策或更強硬?
報道稱,萊希上台後將面臨以下三大主要挑戰:重振經濟,控制目前依然嚴峻的疫情和擺脫美國的制裁。
萊希在競選時把打擊腐敗和解決經濟問題列為首要任務,承諾上台後為低收入家庭興建400萬戶新屋。未來如何與美國打交道,將是萊希面臨的最核心問題。萊希上台後也將成為第一位被美國制裁的伊朗總統,美國在2019年以侵犯人權為理由制裁萊希。
早前有輿論擔心,萊希上台後,核談判會談可能前景堪憂。伊核協議相關方代表在維也納就美伊恢復履約問題開始會談,至今已持續兩個多月仍未達成共識。
萊希在競選中表示,「會把伊核協議推回到原來的軌道」,但強調不會就伊朗的導彈項目、地區影響力等問題進行談判。
報道指出,作為強硬派的萊希上任後,伊朗與美國、以色列的對抗有可能增加,未來的中東局勢可能會更加緊張。
來源: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