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諮會副主席黃承發建議,政府應考慮將斑馬線移後。 (資料圖片)
有街坊指出,該十字路口經常發生意外。(陳嘉俊攝)
本澳有不少路段轉彎位都設有斑馬線,如宋玉生廣場這一路段,司機出路口要留意左邊行車,又要顧及轉彎後的斑馬線。(陳嘉俊攝)
(交通事務局提供圖片)
本澳地狹人多車又多,交通問題一直是城市治理的重點之 一。除了塞車問題外,道路過於狹窄令許多人車爭道的畫面時常出現,其中也與斑馬線設計有關。
祐漢新村第八街與永定街交界十字路口前日發生驚悚意 外,兩名學童在路口轉彎位斑馬線被一輛緩慢行駛的巴士碰倒, 其中一人更被捲進車底,所幸在路人相助下救出僅受輕傷。事件雖涉及巴士轉彎視線死角的問題,但轉彎位置的斑馬線設計是否合理?也是城中熱議的話題,不少意見認為轉彎位設置斑馬線容易發生意外,希望有關單位盡早改善。 【 本報記者陳嘉俊報道 】
一輛巴士前日下午5時許於永定街與祐漢新村第八街十字路口轉彎位的斑馬線上撞到兩名小童,其中有小童更被捲進車底,所幸兩名小童只受了輕傷。事件引起公眾再次質疑本澳斑馬線設計,井字路口,轉彎位之間設斑馬線難以令駕駛者反應會否有行人衝出來;而有該區的市民更指出, 有關十字路口經常發生意外。
十字路口經常生意外
居住在該區超過20年的住戶陳先生昨(3)日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永定街與祐漢新村第八街的十字路口是經常會發生交通意外,主要是車輛從祐漢新村第八街出路口後會遇到兩條斑馬線,其中一條斑馬線會令車輛停頓在十字路口正中央,然而永定街是一條大直路,如果從永定街直路行駛的車輛沒有留意,隨時會一直撞上從祐漢新村第八街出路口的車輛。而這是經常會發生的意外,且發生的意外通常都是較嚴重。
陳先生又指出,今次的巴士意外,是巴士從祐漢新村第八街左轉入永定街時發生,該路口有兩個連續的斑馬線,巴士要先經永定街的斑馬線,一向左轉就要再經祐漢新村第八街的斑馬線,連續兩條斑馬線「90度」設在轉彎位之間,而巴士長度亦很大,往往要「踩住」兩條斑馬線過,且盲點亦十分多,容易有意外。陳先生亦認為,一個轉彎位設兩條斑馬線並不符合現時人多車多的路面情況, 發生嚴重意外是遲早的事,所幸今次沒有人命傷亡,但下次誰可以保證。
交諮委:曾多次反映有關問題
交通諮詢委員會副主席黃承發表示,關於轉彎位斑馬線的問題,其實之前已經向當局反映了很多次,希望行車道路上斑馬線設置不要設在轉彎位,因為井字型十字路口的斑馬線,司機一轉彎就遇到斑馬線,司機是很難有反應;但政府設斑馬線是有規定,要50米範圍內有斑馬線,主要是防止行人橫過馬路,所以斑馬線放到很近。黃承發建議,政府應考慮將轉彎位的斑馬線位置移後,至少移後一至兩米,讓車輛行經時有足夠空間。
黃承發坦言,本澳有很多道路都有類似永定街與祐漢新村第八街十字路口的地方,司機在直路讓完行人過後,轉彎要時即再讓行,這樣的設計不要說容易發生意外,且容易造成交通擠塞。而過去為何會有轉彎位斑馬線這樣的設計,黃承發指出其實是參考歐洲道路規劃,但事實上歐洲當地生活較為休閒,車少人少,這樣設計對交通影響不大, 然而澳門現時車多人多,這樣的設計其實會造成一 定危險,大型車轉彎時,「車頭角位」是很難看到是否有人衝出來,建議將轉彎位的斑馬線推後,或設在馬路頭尾中間會更適合。
井字型斑馬線改為斜行斑馬線
而馬黑佑坊會副會長鄭麗霞受訪時就認為,前日的意外地點為十字路口,設有井字型斑馬線, 駕駛者「讓完又讓」,視線難以兼顧往來數條斑馬線的行人,容易引發意外,期望盡快作出改善,遷移斑馬路至合適位置。而交通局於去年陸續開展檢視全澳斑馬線計劃,並於鏡湖馬路與提督馬路十字路口、永定街十字路口等設置斜行斑馬線作試點, 引入新的過路方式,她建議當局檢視成效,將有條件的井字型斑馬線改為斜行斑馬線,縮短居民過路時間,亦能避免因視線死角造成意外。
交通局約見兩間巴士公司 要求加強車長培訓完善車輛設備
交通事務局高度關注前(2)日在祐漢發生的一宗涉及澳巴巴士撞到途人的交通事故,並於昨日約見兩巴,要求兩巴嚴格監察車長駕駛態度,加強車長交通安全的培訓工作和完善車輛防禦設備。
會議上,交通局要求兩巴制定短中長期改善方案,以能有效預防交通事故發生;對每宗個案進行深入徹查,分析事故發生原因並作出檢討,對違反駕駛安全要求的車長必須嚴肅處理;要求兩巴對全體車長進行教育和加強實操訓練,特別加強以老帶新,藉有經驗司機協助培訓及排查營運安全隱患。要求完善車長監察車外環境的設備,以提升觀察交通環境的條件,確保駕駛安全;要求兩巴加派人員在交通事故頻繁地點進行監察。另外,兩巴今年已陸續安排全體車長進行培訓,其中交通事務局將聯同業界團體與兩巴共同開辦公共巴士車長職業素養提升課程,以提升巴士車長駕駛態度、安全意識及服務質素。
意外發生的路口轉彎位有兩條斑馬線,較大型的車輛通常被逼「踩住」兩條斑馬線轉彎。 (陳嘉俊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