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區政府宣傳「源頭減廢,分類回收」多年,但連運輸工務司司長羅立文今年初都坦白承認:「澳門依家嘅分類回收係失敗」,要求環境保護局加強宣傳教育工作。大半年過去,環保局近日宣布,政府斥資495萬元,委託香港生產力促進局研究本澳生活垃圾收費制度。
當局明顯是希望透過經濟手段,推動市民自行「源頭減廢,分類回收」,不過在分類回收配套設施不齊,市民對當局落實環保政策缺乏信心的大環境下,生活垃圾收費恐淪為「應付式」的政策研究,要真正實施可能遙遙無期。
澳門人均城市生活垃圾量比鄰近地區高出幾倍,但焚化中心及堆填區的承載力已接近飽和,「垃圾圍城」危機迫在眉睫。政府一直鼓勵居民源頭減廢但成效不彰,關鍵是配套設施嚴重不足。例如本澳每年產生約7,000噸電子廢料,但當局至今依然沒有針對電子廢物的無害化處理設施。
一些熱心的本澳市民,甚至特意利用外遊香港或台灣的機會,將電池等電子廢物帶到當地棄置,因為當地早已興建無害化處理廠或有配套政策。反觀澳門,處理方法則是「付諸一炬」,讓如電池、光碟等電子廢棄物在燒毀中生成帶致癌物質的飛灰。此外,廚餘回收政策在社會已討論多時,但政府一直稱沒有土地興建廚餘處理設施,廚餘回收政策只能停留在宣傳階段,主要處理辦法依舊是運往焚化中心「一燒了事」。因此,假如沒有配套設施的支持,硬推生活垃圾收費對源頭減廢幾乎是徒勞無功。
除設施不足外,公眾對當局落實環保政策缺乏信心,亦是源頭減廢的巨大阻力之一。數據顯示,本澳資源垃圾回收率不足20%,佔整體垃圾量不足1%,具體表現如「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三句垃圾分類回收的口號早已街知巷聞,公園、大型屋群等地方亦設有分類回收桶,但大部分都可說是慘不忍睹,不是湯汁、飲料四濺, 就是膠樽、汽水罐和紙袋混在一起,而且不知何時起,「分咗類嘅垃圾最終會放埋一起焚化」這個講法根植於澳門人心裡,連前環境保護局局長韋海揚亦知悉此事並大感震驚。
污染問題的積累已威脅城市環境和居民生活,說明政府過去未有足夠重視和決心解決問題,令今日問題更大、更難解決。要維護城市環境,保障居民生活質素,政府除引進經濟手段及政策外,更應下決心完善垃圾分類回收配套設施,以及扭轉公眾對當局落實環保政策的不信任觀念,並積極透過區域合作,解決處置廢料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