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綿韌性概念應對水浸
03/06/2021
12475
收藏
分享
海綿韌性概念應對水浸
海綿韌性概念應對水浸

全球暖化、極端氣候頻繁出現,已經不再是遙遠的事情。日前一場破紀錄的黑色暴雨,令到小城多處成為澤國,當局耗費大量人力物力打造的各項治水基建設施,在壓倒性的降雨量面前仿佛不堪一擊,低窪地區商戶及居民車輛嚴重受損,更有市民直呼「估唔到無打風都浸成咁」。顯然,今次事件揭示了當局治水乃至民防工作還有很多優化空間,在整體防澇理念上也可以藉機作出檢討。

在前日大雨水浸之後, 不少輿論質疑耗資逾一億元打造的內港北雨水泵站箱涵渠的效能,時至昨日,市政署對泵站的排澇功能作出詳細解說,指出內港北箱涵渠及泵站雖然仍在試運作階段,但數據顯示內港北水浸得到明顯紓緩。市政署亦認同,提升排洪能力不能單靠某一項治水設施,需要各部門多管齊下,對老舊的渠網作優化。

早前有高校研究指出,本澳城市肌理複雜、舊區空間有限,現有基礎設施大多數屬於防洪排澇, 管理與利用水資源仍處於被動狀態, 未來需要增設海綿城市規劃。海綿城市是近年新興的都市建設及治理概念,由於城市發展導致水泥路面逐漸取代天然綠地,失去了原有的蓄水緩衝功能,強降雨之下只能依靠排水管網,以及人工加建泵房,將地表的大量雨水抽入河流或海洋。而當水量超過設計能力,或者下游某處關鍵位置發生堵塞,就可能出現大範圍水浸。

而根據海綿城市概念, 需要透過滲、滯、蓄、淨、用、排六大措施,將大約70% 的降雨就地消納和利用,可想而知能夠大大減輕排水渠網的壓力。國務院辦公廳於2015 年就印發了《關於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的指導意見》,要求到2030年,都市建成區80% 以上的面積達到上述目標。

當然,建設海綿城市非一日之功,需要從地上地下各項基礎設施做起,例如透水性鋪面、雨水集蓄裝置、儲水再利用設施等,在本澳舊區實現具有極大的難度。然而,隨著舊區都市更新腳步日近,或許有實施的契機,這一概念須被重視。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