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昆明晉寧區僅一公里

北上「大象旅行團」即將進城
02/06/2021
33868
收藏
分享
北上「大象旅行團」即將進城
北上「大象旅行團」即將進城
北上「大象旅行團」即將進城
北上「大象旅行團」即將進城

象群進入雲南玉溪市紅塔區新寨村後,一直停留在草皮山附近的山林中。(互聯網圖片)

象群一路向北,距離昆明市城區僅1公里。(雲南發布圖片)

有網絡主播直播吃象群吃剩的菠蘿,引發網民批評。(互聯網圖片)

自4月中旬,15只野生亞洲象組成的「大象旅行團」從雲南省西雙版納、普洱、紅河、玉溪一路向北遷徙,離家跋涉數百公里。經過人工投餵吃飽喝足後,象群1日進入了新寨村,目前距離昆明市晉寧區地界僅一公里,若不掉頭,將直接進入人口稠密的昆明市晉寧區。究竟牠們因何北上?如何回家?到底要去哪?

官方「雲南發布」5月31日下午披露,象群位置為紅塔區洛河鄉與大營街街道交界處。由於象群北遷期間多次「肇事」,破壞不少農田及農作物,為了引導象群改變前行方向,專家及當地工作人員都以食物引誘和道路封鎖並行的方式試圖糾偏。當地在岔路口留下4噸重的菠蘿、玉米等食物,大象在投食區停留近8小時,將食物消耗一空後,通過誘導道路走入人煙稀少的林區。

6月1日,象群進入了新寨村,此處距離昆明市晉寧區地界僅約2、3公里。按目前野象群的遷徙路徑,預計今(2)日下午將進入昆明市晉寧區。截至今日下午5時23分,象群在玉溪市紅塔區後河村附近出現,距離昆明市晉寧區僅有一公里。

晉寧區相關負責人表示,當地多部門已聯合召開會議,並按照省市部門的部署和要求開展相應準備工作。在新寨村附近的黃草壩路上,交警實施了臨時交通管製,車輛需批准方可進入村莊。

為象群通風報信 「警戒象」現身

《新京報》指出,由於受不可抗力因素影響,負責追蹤野象的無人機無法航拍,因此最新的具體行蹤和影像資料未能對外公布。而據《澎湃新聞》報道,有片段顯示,1日有一隻體型龐大的公象獨自穿梭在山林中,疑為「警戒象」。

西雙版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護局科學研究所高級工程師王巧燕曾介紹,警戒象一般與象群會拉開距離,一旦有異常情況就會向象群嘶鳴、踩踏地面發出警告。

網絡主播吃象群「剩飯」遭轟

大眾一直都關註象群動態,不少網絡主播為了吸眼球和爆紅的機會,紛紛趕到象群途經的地點直播。現場一名抖音主播表示,他看到新聞後,就想來給他的粉絲直播,因為抖音平台上「野象一路北上」是熱點事件,他1日抵達玉溪,「雖然大象危險,但我可以遠距離直播」。

在一處大象投食區,一名主播甚至撿起大象吃剩的菠蘿,用腳踩碎撿起果肉吃給網友看。該主播聲稱,已追隨象群四天。相關行為引起大批網民反感,有人調侃「大象走了,『耍猴』的來了!」當地政府工作人員已勸導涉事主播不要私自到管控區域,要注意安全。

亞洲象群為何一路北上?

專家:地磁暴激活遷徙本能

15頭亞洲象離家北上逼近昆明城,其原因除了原有棲息地遭到破壞,缺食物、或迷路之外,中國科學院強磁場科學中心暨國際磁生物學前沿研究中心研究員謝燦則提出不同的觀點,他認為可能是某次太陽活動異常引起的地磁暴,激活了這群亞洲象的遷徙本能。

據澎湃新聞報道,謝燦研究動物磁感應和生物導航,他認為,如果象群是為了找食物,那北上不一定是好的選擇,北上沿途的食物可能更加匱乏,而象群長距離行進,一路向北,方向明確,這並不符合單純覓食的特徵,這些亞洲象更像是在遷徙──先北上,然後可能掉頭返回──南下。據報道,除了這次北遷,近期還有另一批南下的亞洲象。

謝燦指出,象群這麼做,是因動物遷徙與很多因素相關,其中一個關鍵因素是地球磁場(簡稱地磁)。很多動物都在地磁指引下,季節性周而復始長距離遷徙。磁場擾動或多或少都會干擾動物遷徙過程。而太陽活動會影響地球磁場。

謝燦推測,這些亞洲象一路向北,更像是烙印在其基因中的遷徙本能,偶然間被激發,而這可能與太陽活動有關——太陽爆發活動及其在日地空間引發的一系列強烈擾動,被稱為太陽風暴。太陽風暴過程中產生的高速帶電粒子流,在到達地球時,衝擊地球磁層,可引起全球範圍的劇烈地磁擾動,即地磁暴或磁暴。

地球正經歷一個新的、大約11年的太陽活動周期——第25個太陽周期於2019年12月拉開序幕,太陽活動慢慢加劇,預計2025年7月達到峰值,然後回落,到2030年左右結束。有趣的是,雲南的亞洲象群開始北上的時間,與太陽風暴、地磁暴發生的時間吻合。2020年2月18至19日,曾發生一次中等地磁暴。有專家指出,前述亞洲象是2020年3月開始向北遷徙的。

謝燦推測,一種可能是,太陽風暴誘發了地磁暴,而地磁暴以某種方式啟動了這群亞洲象的遷徙本能,但現在還不清楚牠們是否南下,以及「甚麼時候南下」。資料顯示,2020年7月另有兩次地磁暴,分別是7月14日與24至25日。據「雲南發布」消息,前述遷徙象群2020年7月間曾在雲南省普洱市思茅區南屏鎮大開河村傷人,致1人死亡。到2021年4月15至17日和4月24至26日,分別又出現了兩次中小地磁暴。巧合的是,前述亞洲象群4月16日開始北上進入玉溪市元江縣,4月24日其中兩頭大象南下返回普洱市墨江縣境內。

謝燦解釋,大象本來就有遷徙行為。在非洲大草原上,一年一度的東非動物大遷徙中就有大象身影,不過那是非洲象,牠們每年夏季北遷,然後再返回。雲南的亞洲象或許受地磁暴等因素影響,產生與非洲象遷徙類似的行為,「如果雲南的亞洲象明年或者未來還有類似的『遠足』行為,那麼也許可以說明他們遷徙的本能已經覺醒,並且在地球磁場的指引下開始慢慢建立周期性遷徙的模式」。 (編輯:聶蓉)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相關新聞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