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土派崛起 泛民版圖改變

世代紛爭 政經制度需改革
04/09/2016
22824
收藏
分享
世代紛爭 政經制度需改革
世代紛爭 政經制度需改革

前天(周六)是選舉前一日,香港並未如其他一些國家和地區在選前最後一天停止競選活動,進入「冷靜期」,從觀塘到紅磡再到深水埗,各路候選人及其團隊仍在做最後的努力,在街頭巷尾全力拜票、發傳單。本次選舉,候選人數、選民登記人數都創下歷史新高,選舉造勢活動亦比之前更加熱鬧,但有不少香港人認為市民投票熱情仍不算高。就職於知名學術研究機構的楊博士長期研究香港選舉,他認為香港投票率不高的主要原因是選舉制度複雜,以及選民普遍認為選舉無法為香港目前所面臨的困境帶來有效的解決方案。

前天星期六下午,各候選人競選團隊在觀塘地鐵站旁拉票。 (郝瀟瀟攝)

楊博士認為這次選舉和過往最大的不同就是「港獨」議題發酵及本土派勢力崛起。在2014年「佔中」事件發生後,香港人本土意識冒起,「傘後組織」破土而出,得到不少年輕人的關注與支持。這些政治團體與溫和派甚至激進派泛民的政治訴求有所不同,經常會提出「本土認同」、「前途自決」等命題。楊博士稱,相信本土派這次會分薄溫和派泛民的選票,但由於本土派「山頭」太多,勢力無法有效整合,無論選舉結果為何,非建制派都難免長期陷入持續分裂的狀況。而香港逾十年來維持的「建制派支持率佔40-45%,泛民佔55-60%」政治版圖,則不會在這次選舉出現太大改變。

社會矛盾選後仍存在

楊博士表示,這次選舉的亮點表面看雖然是本土意識被激發,但深層次來看,仍然是香港社會貧富分化、向上流動性差等20年來愈發嚴重的問題。香港近年來退休人士比例減少,經濟結構僵化,就業機會有限,創業成本過高,然而年輕一代的焦慮未能得到年長人士深刻理解。高鐵爭議、銅鑼灣書店風波等事件發生後,香港政府在回應民眾訴求、解決社群紛爭等方面做得不夠理想,為矛盾激化埋下隱患。楊博士表示,這些目前令社會產生爭拗的問題在選舉後,仍將長期存在,執政者、各政黨和社會團體應認清問題的本質,「不能只看GDP、失業率等大數據,而要深切體會小市民的艱辛」。他也希望中央之後在接見工商團體的同時,也能和香港各行各業基層人士展開更廣泛的交流。

香港貧富懸殊嚴重、世代紛爭加劇等問題,將在選舉後也可能長期存在。 (郝瀟瀟攝)

檢舉
檢舉類型:
具體描述:
提交
取消
評論
發佈

力報會員可享用評論功能

註冊 / 登錄

查看更多評論
收藏
分享

推薦新聞

找不到相關內容

七日預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