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政長官賀一誠昨日在立法會透露,正與內地磋商接種疫苗互認,在廣東省先行先試,若能實現與內地疫苗互認,相信除可減低市民做核檢成本及時間,亦可便利旅客來澳。中國疾控中心免疫規劃首席專家王華慶曾指出,加快接種疫苗建立「免疫屏障」就可早日摘掉口罩。要盡早恢復正常生活,疫苗是目前最佳選擇。
本澳疫苗接種進度緩慢,接種工作雖已進行了兩個月,但據新型冠狀病毒感染應變協調中心數據,截至昨日下午4時,累計完成接種疫苗共有人次,以目前澳門人口676,100 計,完成接種疫苗人次僅超過人口的10%,但需要接種兩劑疫苗才可以產生有效免疫力,現時只有24,464 人次已完成接種兩劑疫苗,距離構成「免疫屏障」所需仍有一大段距離。
上海復旦大學附屬華山醫院感染科主任張文宏早前在其個人微博寫下這樣一句話:「疫苗不接種成功,就無法徹底開放」,針對許多人接種新冠疫苗的猶豫及觀望現象,他直言大家覺得「風險不在我身邊」,對遠方的風險不予關注,是不踴躍主要原因。
接種疫苗雖然是免費,但是屬自願性。猶豫及觀望情況普遍存在,不僅在本澳,在內地、香港、其他國家和地區同樣存在猶豫及觀望情況。本澳疫苗接種率偏低,主要因疫情防控成功,從未發生社區傳播,不少人認為澳門十分安全,毋須接種疫苗,也有人認為其他接種了,我不用打,這些心態令本澳疫苗接種率偏低。
隨著世界各國疫苗接種進度良好,陸續有國家和地區宣布正準備推行「疫苗護照」計劃,以恢復人員來往,推進經濟復蘇。目前不少經濟體都在研究發行及互認「疫苗護照」,在完成接種兩劑疫苗後發給電子證明,可作憑證自由進出邊界和公共場所,以逐步恢復人員跨境流動及促進經濟復蘇,其中一要件是大部分民眾已接種疫苗,形成「免疫屏障」才能商討「疫苗護照」互認。
中國工程院院士鍾南山早前指出,理論上,接種疫苗要有70至80%,才可以形成「免疫屏障」。未建立「免疫屏障」是無法徹底開放關卡,澳門屬外向型經濟,亟需外地旅客重臨,無論對外或對內都必須建立「免疫屏障」,本澳需鼓勵更多居民接種,提升接種人數比例。只有「免疫屏障」才有望更快恢復對外經貿及旅遊互訪,加快經濟與社會活動重回正軌,回復正常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