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崇榮認為,目前橫琴的配套難以吸引澳門年輕人到園區就業。 (資料圖片)
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期望能創造3,000個就業機會,但目前僅19名澳門人在園區內工作。(資料圖片)
橫琴「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是《粵澳合作框架協議》首個合作項目,今年是成立十周年,由澳門投資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澳投公司)負責營運,根據審計署去年12月發表的《衡工量值審計報告》,產業園 2019 年的整體投資估算總額高達億元人民幣。在3月30日的立法會全體會議上,議員關注政府今年對澳投公司再投入1.4億元作營運開支,當中一半以上用於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其餘屬包括酒店在內的大健康項目。 【本報記者梁佩茵報道】
有議員早前提出質詢,指目前僅19 名澳門人在粵澳合作中醫藥科技產業園區工作,與政府曾提過想為澳人在產業園區創造3,000個就業職位差距甚遠,如何才能吸引更多澳門人到產業園區就業?澳投公司董事會主席呂紅在回應表示,截至去年底,產業園及子公司共有員工數約300 人,有關澳門人就業數據上,在產業園公司及入園企業就業的澳門人共有50 多名。以產業園目前發展情況,存在客觀因素導致青年卻步,包括稅收、假期和路程等,相信未來隨著「粵澳深度合作區」政策落地,環境會愈來愈好,更多澳門青年將看到橫琴的就業機會。
深度合作區落地環境會更好
中醫藥學會會長石崇榮接受本報訪問時表示,目前橫琴的配套、交通及居住等因素,短期內難以吸引澳門年輕人才到園區內就業,目前橫琴住宅租金較為昂貴,而產業園工資未必有太高水平,加上本澳交通在往來橫琴尚未成熟,本澳中醫藥人才往橫琴發展意欲不會太高,建議政府多聽取園區內的經營者意見,完善營商條件,並需要兩地政府共同協作。
澳門中醫藥專才不多
石崇榮指出,本澳發展中醫藥起步不算早,中醫藥方面的專才也不多,產業園需要的專才或技術人員在澳門未必有太多人符合要求。另一方面,對於有較高技術或經驗的中醫藥人才,橫琴產業園對他們又未必有吸引力,相比起其他發展較成熟的自貿區,橫琴的配套都比較落後,缺乏實驗室、工廠及銷售物流等設施配套,在發展上有一定限制。
石崇榮認為,政府可考慮在園內周邊完善居住環境,先吸引專才進駐,同時讓本澳中醫藥人才在園區累積經驗,再逐步發展其他技術支援等配套,並設立小組專門收集在園內營商者的意見,邀請業內專家作顧問,完善營商環境。
需兩地政府共同協作
不過,他又提到,產業園是特區政府有份投資的公司,有別於一般私人企業,無法完全以商業角度去營運,因推動粵澳中醫藥是一項政策,「賺唔賺錢都要做!」且若完全以商業模式營運或未必能惠及澳門,令經營過程中可能會出現瓶頸。加上產業園是兩地共同管理,很多政策都需要兩地共同協作,「唔係特區政府想做咩就做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