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文物大使協會會長柯浩然建議當局重新審視相關文獻,以確定顯榮圍的歷史價值。(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城規會早前就顯榮圍保留與否作出討論,當時有委員引述最新文獻指相關地塊或與關部行台有關,是中國對澳門自古以來擁有主權及治權的實物佐證。文化局則維持原判,認為未具價值,交由業權人自行決定是否保留。
澳門文物大使協會會長柯浩然表示,從最新資料顯示,如顯榮圍真的與關部行台有關,則可佐證昔日葡人來澳時,澳門仍作為明清政府徵收關稅之處,引證當時中國對澳門仍有一定程度管治。一經屬實,實為本澳一個愛國教育的重點項目,具有重大保育意義。
他又指,顯榮圍有跡象顯示早在明末清初時期已有聚居村落,圍內的建築物與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時期在澳門關前正街和後街附近設立的關部行台可能有著密切關係。為此2008年澳門博物館及澳門藝術博物館亦曾於顯榮里5號房址開展考古發掘。文化局當日在城規委會議中,亦只基於當年考古期間找到的瓦片作定論,故當局認為未能證明地段歷史意義。
柯浩然指出由於相關研究已有十年,難免與學者近期發現的新數據有出入,建議當局重新審視相關文獻,以確定地段的歷史價值,同時亦應延遲批准業權人對土地的利用,再作研究。
當然,文化局斷言考古工作未發現歷史價值,城市規劃委員會亦已通過規劃條件圖,柯梏然建議工務局在發出正式規劃條件圖時,對地段作出較多的限制,尤其是工程監測,期間如發現遺跡,應立刻停工。此外顯榮圍仍需進行一定程度的保育,包括工程進行時應注意門樓和土地公的保護等。(編輯:梁雄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