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董事會批准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由雷軍親自掛帥。(互聯網圖片)
小米日前一度傳出擬與長城汽車合作生產電動車,但其後否認。(互聯網圖片)
巿場消息指,小米或先將重心放在研發車輛軟件上。(互聯網圖片)
小米早前曾幾度否認造車傳聞,昨日終於在港股收巿後正式宣布,董事會批准智能電動汽車業務立項,由雷軍親自掛帥。
集團擬成立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小米電動車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十年小米智能電動車投資額100億美元(約657億人民幣)。小米昨收升2.2%,報25.6元。
(文:產經組)
小米近期造車傳聞不斷,日前(26日)就一度傳出擬與長城汽車(2333)合作生產電動車,不過,小米高層其後否認。
而是次小米正式宣布批准電動車業務立項,《彭博》引述知情人士稱,小米將出資約 60%,並透過融資取得剩餘資金。知情人士還稱,小米沒有打算與老牌車商合作造車。
早前已消息推測小米造車可能先由軟件開始,早前有消息指不少車輛軟件相關的工程師入職小米,並且小米還在持續招募車輛軟件工程師。巿場從這個信息中可以得出,小米延續當初做智能手機的戰略,先將重心放在研發車輛軟件上,而硬件和生產交付給供應商完成。這一點與 Baidu、吉利成立合資公司造車的模式不同,小米傾向於採用輕資產運行模式。
而有一家小米的合作夥伴曾向內媒指,目前小米造車項目在逐步提速中,前期主要重心在於車輛軟件上。小米目前在汽車上的相關專利已經達到了34 項。
「電動車三傻」受小米造車影響帶動
另外,受小米造車消息影響,有「三傻」之稱的中概電動車股—蔚來(美:NIO)、小鵬汽車(美:XPEV )、理想汽車(美:LI)昨日盤前跌逾2%,但開巿後反跌為升。
高盛發表報告指,小米去年第四季收入按年升25%,毛利及淨利表現均好過預期,不過在遊戲方面的貢獻,則由以往的50/50跌至30/70。
該行指,小米去年第四季整體收入705億元人民幣,較該行及市場預期差7%,毛利升44%至113億元人民幣則較該行預期高4%,而毛利率16.1%主要是受惠互聯網收入組合改善,因此按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計算經調整淨利潤率為4.6%,較該行及市場預期高77個基點及94個基點,認為小米在高端智能手機及月活躍用戶方面表現令人鼓舞。
高盛:維持小米「買入」評級
高盛將小米集團2021年及2022年收入預測各降3%及2%,以反映互聯網服務增長溫和,對2021年及2022年非國際財務報告準則淨利潤率預測分別降0.6個百分點及0.1個百分點,以反映研發投資增加以及高端手機推出銷售及推廣開支增加。
該行下調小米集團目標價由30.5元降至30元,此相當預測2022年市盈率20倍,評級維持「買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