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强總理通過視頻形式,回答中外媒體記者提問。 (新華社圖片)
因應疫情防控需要,總理記者會仍沿用主會場和分會場的形式,圖為設在梅地亞新聞中心的分會場。 (新華社圖片)
十三届全國人大四次會議昨(11)日閉幕後,「十四五」開局之年全國兩會迎來最後一場重要活動。由國務院總理李克强在人民大會堂三樓金色大廳出席記者會,並回答中外記者提問。關於今年經濟增長目標訂在6%以上,李克强指實際情况可能會增長更多,但經濟目標6%以上其實已經不低了,由於經濟仍在恢復
今年中國政府工作報告將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定為6%以上,明顯低於市場對2021年中國實際增速8%以上的預期,引發各方關注。對此,李克强表示,「我們當然樂見經濟向好」,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今年是在恢復性增長的基礎上前行,有很多不可比的因素,而且世界經濟復蘇不確定性依然很大,「6% 不低了」。
李克强提到,目前中國經濟總量達到100萬億元,增長6%就是六萬億元。這在「十三五」之初,需要8%以上的增速才能達到。而此次制定的目標6%以上是「開了口子的」,實際過程中也可能會增長得更高一點。他表示,「6% 」不是在定計劃,而是引導預期,希望把預期引導到鞏固經濟恢復增長基礎,推動高質量發展,保持可持續性,尤其是和明年、後年的目標相銜接,不能造成大起大落,否則會擾亂市場的預期。「一時走得快不一定走得穩,只有走得穩才能走得有力。」李克强說。
新增城鎮就業目標1,100 萬人以上
李克强提到,今年新增勞動力約有1,400萬人,其中高校畢業生佔909萬人,創歷史新高,加上退役軍人,還有兩億七、八千萬名的農民工,所以就業壓力仍然很大。他說,政府確定新增城鎮就業的目標是1,100萬人以上,希望在實際執行中還可以更高一點,同時很明確「就業還是要讓市場來唱主角」,也就是繼續通過保市場主體來保就業。一方面推動穩崗、增崗,另一方面拓展就業渠道。
中美和則兩利 鬥則俱傷
對於中美關係,李克强表示,過去幾年中美關係的確遭遇了嚴重的困難,給兩國和世界都帶來不利影響,而中美作為世界上最大發展中國家和最大發達國家,「和則兩利、鬥則俱傷」。中美建交40多年,風風雨雨,能越過坎坷向前走,還是因為符合世界發展趨勢,符合兩國的根本利益。李克强說,「我們希望按照習近平主席最近和拜登總統通話的精神」,尊重彼此的核心利益和重大關切,互不干涉內政和內部事務,推動兩國關係健康發展。他指出,中美兩國有著廣泛的共同利益,有許多可以合作的領域。在去年多重衝擊的背景下,中美兩國的貿易規模仍然達到4.1萬億元,增長8.8%,因此中美還是應當把更多精力放在共同點上,去擴大共同利益。至於下星期在阿拉斯加即將舉行的中美會談,李克强說,希望可以有多層次和多領域對話,就算一時達不成共識,都可以交換意見,有利於化解分歧。
完善香港選舉制度 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
被問到香港問題,李克强指全國人大就修改香港選舉制度的决定很明確,「就是要堅持和完善一國兩制的制度體系,始終堅持愛國者治港,也是為了確保一國兩制行穩致遠。」他說,去年香港受到多重衝擊,希望香港各界能夠攜起手來,盡早戰勝疫情,實行經濟恢復性增長,改善民生,保持香港長期繁榮穩定,中央政府將全力給予支持。
堅持「九二共識」 反對外部勢力干涉台灣
至於台灣方面,李克强表示,會堅持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和祖國統一,反對任何形式的台獨分裂活動,也反對外部勢力的干涉。他說,大陸對台灣的大政方針一貫,也是非常明確,就是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和九二共識,在這個前提下,歡迎和台灣任何政黨及團體交往,也歡迎台灣各黨派團體人士就兩岸關係和民族未來,與大陸開展對話。
「關起門來沒有出路」 中國會不斷擴大開放
針對中國推動國內國際經濟「雙循環」,李克强說,中國經濟已經深度融入世界經濟,可以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關起門來是沒有出路的」。中國會不斷地、主動地擴大開放,把內需市場做大,帶動自身發展,也會給外資、外國產品和服務進入中國帶來巨大的機會。李克强還引述一位人大代表對「雙循環」的理解,抓住「內循環」就是要開拓國內市場,抓住「雙循環」就是要開拓國際市場,兩個市場還可以打通,「他說得很樸實,言簡意賅」。
國務院總理李克强昨日出席中外記者會,解釋為何將今年經濟增長預期目標設定為6%。(新華社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