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冠疫情肆虐的2020年,我國排除萬難、力保GDP正增長,並突破了100萬億的歷史關口。然而不能忽視的一點是,在100萬億的GDP中,房地產投資和銷售額合計佔比高達30%,成為實際意義上的支柱產業。踏入2021年,中國內地個別城市如上海、廣州、深圳等,紛紛傳來住房貸款額度緊張、審核變嚴的消息,評論分析認為房屋政策進一步傾向於收緊,加上疫情下經濟前景未明,樓市周期或會見頂。
在2008年金融海嘯後的 「量化寬鬆」時代,貸款利率低、供應足,導致大量熱錢流入房地產市場,其他投資或存款相對變得貶值,因此人們愈來愈熱衷於 「買磚頭」 ,甚至為此不惜加大槓桿、背上數十年的債務。早在2016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著名的 「房住不炒」 理念,要求保持房地產市場穩定健康發展。
本澳自賭權開放以來,居民總體收入得到極大提升,因此自然令到本地房地產價格扶搖直上。在2019年,全澳整體住宅平均成交價為每平方米107,522澳門元,而當年的本地居民收入中位數為20,000元,以雙職家庭計算,若要購買一個50平方米的小單位,需要不吃不喝儲蓄11年,還未算上稅費利息等額外開支。受傳統觀念影響,不少適婚年齡、生兒育女等具有剛需的年輕居民,便只能硬著頭皮,以三倍甚至十倍的槓桿,向銀行借貸買樓。
以手上有限的資本借貸 「上車」本來無可厚非,但在經濟結構單一、缺乏多元產業的本澳,卻很容易因為外部因素影響出現斷崖式收入下跌,進而對住宅按揭貸款帶來風險。現時本澳賭收與往年不可同日而語,旅遊業復蘇亦舉步蹣跚,有意見直指很多中小企業是 「吊鹽水捱住唔炒人」 。
市場對經濟前景的信心往往會得到直接反映,2020年全年住宅成交宗數比2019年大減17.4%,每平方米平均樓價102,141元,下跌了6.3%。本澳屬自由市場體系,政府較少以政策限制樓市交投,市民無論是 「抄底入貨」或是剛需買房,都宜仔細思量,謀貨」或是剛需買房,都宜仔細思量,謀而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