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龍鳳茶樓」責負人陳慕蓮女士。(陳宇東攝)
在本澳經營逾30年的松苑麵家在上月底光榮結業。 (陳宇東攝)
位於十月初五街的另一老店—「大龍鳳茶樓」於70年代開業。 (陳宇東攝)
陳女士指,「大龍鳳」後來開始轉型,推出懷舊菜及粵曲茶座作為招徠,在疫情前的確反應不錯。(陳宇東攝)
2020年剛剛過去,人們告別了不少人、事、物,一些陪伴澳門人漫長歲月的老店也在2020年倒下。位於厚望街、開業已33年的松苑麵家,在2020年的最後一天拉上鐵閘,一代人的記憶與味道就此塵封。不免俗,市民在最後幾天熱情幫襯歡送松苑。但這告別老店的場景過去幾年愈來愈多,儘管已有特色老店評定、特色店計劃等針對本地店家的扶持措施,仍無法阻止傳統老店步向夕陽,是否我們只能一邊喊著「懷舊」與「集體回憶」,一邊目送老店消失呢?
澳門大街小巷裡有著不少傳統老店,他們多半是家族經營、傳承數十載,與澳門人的生活緊密聯繫。隨著時代變遷,老店也面臨著後繼無人、轉型困難、生意額下滑等種種困境。政府與社會各界也都注意到此問題,陸續推出特色老店評定、特色店計劃等幫扶老店與特色店的舉措。但要讓老店真正重獲新生,其實並不容易。
懷舊是唯一出路?
本報記者近日走訪位於十月初五街、有近50年歷史的「特色店」-「大龍鳳茶樓」,訪問負責人陳慕蓮女士。「大龍鳳茶樓」開業於上世紀70年代,由陳女士的父親創立,早期是做街坊與熟客生意,隨著該區居住人口減少、熟客年紀漸大,舖頭也面臨轉型,推出懷舊菜及粵曲茶座作為招徠。
陳女士表示,自80年代已設立粵曲茶座,原本是出於愛好,旨在讓志同道合的朋友能夠聚腳,也確實增加不少生意。後來參加了文化產業基金的「社區文創專項資助計劃」,針對粵曲特色將舖頭進行品牌優化,從店舖設計到產品都重新包裝,令粵曲文化氣息更加濃厚,對生意額的確有幫助,成為熱門的旅客「打卡點」,但疫情後旅客絕跡,生意額大跌近九成,只能靠零星街坊幫襯。
新式食店更受歡迎
一間本作街坊生意的餐廳,隨著時代發展轉作旅客生意,如今卻成為原罪。許多民眾並不熱衷到旅遊區食肆用餐,一方面因為價格未必實惠,一方面也因為口味、品項甚至氛圍其實都是專為吸引旅客而設計。「大龍鳳」的地點既不在旅遊區內,也與居民區距離較遠,經過文產基金改造、優化的粵曲特色,對本地居民的吸引力非常有限。
陳女士承認,本地居民很少會到老店用餐,最有消費力的年輕人更喜歡「試新嘢」,近年不少年輕人創業,新開不少新式食店及外賣店,對老店來說都是衝擊,他們雖嘗試推出新式食物,但始終「唔係嗰回事」,難以吸引客人。
本地人不會來用餐
陳女士表示,疫情令旅客絕跡,是許多特色老店相繼結業的主因,因為定位與形象問題,即使有再多折扣與優惠,本地人也不會來用餐。除此之外,後繼無人也是問題,以「大龍鳳」為例,下一代不願意接手,現時基本上是「做得幾耐得幾耐」,又指若有人願保留原有模式接手經營,她亦願意放手,慨嘆自己「無可能做到100歲」。她希望政府有關部門能親身到老店看看,體恤經營難處。
事實上,政府或民間團體針對老店的扶助計劃,著重於給予經營建議、協助優化品牌、幫忙宣傳、推廣等等,角度多半是面向旅客,強調凸出澳門特色、澳門氛圍,加強「美食之都」形象等等。一旦旅客絕跡,本地人不願來,商家兩邊生意都做不到。
對於「大龍鳳」的未來,陳女士表示因為舖頭一直有作為粵曲茶座提供表演場地,因此未來會與不同藝術團合作,以租借表演場地來幫補收入。但她強調,歸根究底還視要視乎疫情何時完結,遊客恢復正常往來,才可繼續有生存空間。
「大龍鳳」早期均是作本地街坊及熟客生意。 (陳宇東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