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早前預計,內地今年高校畢業生人數將突破900萬人,加上新冠疫情影響,對大學生就業帶來挑戰。校園招聘平台「實習僧」近日發布了《2020大學生就業力報告》,指出超八成大學生感知今年就業環境較為嚴峻,但對薪酬要求仍普遍較高,超五成的大學生期望自己第一份工作薪資高於 5,000元(人民幣,下同),但從實際情況來看,僅21.21%的應屆生月薪超過5,000元,而月薪超過8,000元者更不到10%。
受新冠疫情影響,內地大學生就業形勢嚴峻複雜,僅21.21%的應屆生月薪超過5,000元人民幣。(新華社圖片)
受疫情影響,擁有體制保障的國企和央企成為大學生理想的就業去處。(新華社圖片)
南京大學去年畢業生平均年薪近18萬元人民幣,消息經媒體報道後引發關注。(互聯網圖片)
報告對畢業生總體就業形勢、疫情衝擊的影響、擇業期望、求職經歷等方面進行了分析,指出新冠肺炎疫情的爆發對我國市場經濟造成嚴重影響,超八成大學生感知今年就業環境較為嚴峻,並且對自身求職帶來負面影響。
報告稱,當前大學生就業對薪酬要求普遍較高,但實際薪資與期望薪資相差較大。在校招階段,畢業生期望的月薪主要集中在5,000至8,000元和8,000至10,000元兩個區間,超50%的大學生認為自己第一份工作薪資高於 5,000元。但從實際簽約情况來看,超過50%的大學生未拿到錄取通知,僅21.21%應届生薪資實現5,000至8,000元,超過8,000元者不到10%。
多數畢業生缺乏客觀認知
報告指出,從薪資結果來看,反映了大學生對自己的能力水平有較大的自信,但同時他們也缺乏對社會、企業收入結構的客觀認知,導致對自身價值評估高於實際情况。
受疫情影響,大學生的求職偏好也發生了變化。為規避就業風險,大學生更加關注工作的穩定性,國企和央企憑藉强有力的體制保障優勢成為他們理想的就業去處。報告顯示,近30%的調研學生期望能進入國企或事業單位。但互聯網行業對年輕人的吸引力依舊不减,報告顯示,超40%的大學生期望進入互聯網行業。其中,以「字節跳動」為代表的民營企業,在縮招的大趨勢下,依舊逆勢擴招,以 67.6% 的佔比成為最受大學生歡迎的企業類型。
南大畢業生年薪18萬惹議
與此同時,包括南京大學、四川大學、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在內的多所名校,近日也陸續發布《2020年畢業生就業品質報告》,顯示川大的研究生與本科生收入差異頗大,其中博士生年薪平均約15.5萬元,本科生年薪平均約9.2萬元。至於對外經濟貿易大學,該校畢業生平均年薪為15.73萬元,較前年增長8.9%。
南大的數據最為亮眼,去年畢業生平均年薪達17.83萬元,較去年上漲3.21萬元,其中本科畢業生平均年薪為14.92萬元,碩士畢業生為18.28萬元,博士畢業生則為18.7萬元。此數據公布後引發高教界熱議,有身為南大校友的網民直言自己的收入給母校「拖後腿」。
南大校方:有效樣本僅45%
澎湃新聞注意到,南大去年共有8,161名畢業生,接受薪酬調查的畢業生僅為3,709人,佔總畢業生人數的45%。南大學生就業相關負責人昨(4)日接受澎湃新聞採訪時,確認上述報告的統計人數「最終有效樣本為3,709個」,並透露部分畢業生未反饋薪酬數據,而部分高薪酬的畢業生則主動填寫了調查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