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去年起在本澳推廣智慧餐飲平台,讓客人可以在用餐時掃取枱上的二維碼點餐,至今已吸引600間餐廳使用。(鍾佩欣攝)
澳門餐飲行業協會副理事長藍光預料未來一年大集團會在外賣平台上陸續消失,以「私域流量」模式經營。(鍾佩欣攝)
澳門印尼商會代表蘇小姐認為今年場內人流與去年相若。(鍾佩欣攝)
經營澳門咖啡品牌負責人湯小姐表示,近年主攻開拓大灣區等市場,其銷售量較去年增逾40%。(鍾佩欣攝)
「2020粵澳名優商品展」今(11)日起一連三日舉行,展位數目近400個,近340個參展商參與,場內分別展出食品及飲品、日用品、珠寶首飾、青創、科創等種類。多位參展商均認為該平台可為商戶拓展商機。
經營澳門咖啡品牌負責人湯小姐受訪時表示,過去與六大博企的合作佔公司一定的銷售量,但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相互間合作減少,收入大減,後來便計劃主攻開拓大中華、大灣區、歐美等的國家或地區,反映良好,其銷售量較去(2019)年增加逾40%,可形容為疫市奇蹟。
澳門餐飲行業協會副理事長藍光表示,公司自去年起在本澳推廣智慧餐飲平台,讓客人可以在用餐時掃取枱上的二維碼點餐,至今已吸引600間餐廳使用,約佔全澳餐飲業三成。他又認為「私域流量」是未來發展趨勢,讓品牌具有自家宣傳平台推出各類優惠或會員制,以二次或以上接觸老客戶,而澳門正處於起步階段,預料未來一年大集團會在外賣平台上陸續消失,以「私域流量」模式經營。
在廣東經營牛奶品牌的黃先生表示,過去一直期望品牌可以打入大灣區市場,因此參與是次展會,透過該平台讓更多市民大眾了解產品,同時因應不同地區更變其銷售策略。黃先生續指今早有參與企業導賞團,認識不少商家有意合作,目前正洽商合作機會。
過去多次參與粵澳名優展的澳門印尼商會代表蘇小姐表示,以首日活動來看,場內人流與去年相若,而過去參與展會的種類品牌較多,相信今年因應疫情對銷售方面會一定的影響。(編輯:鍾佩欣)
多位參展商均認為「粵澳名優商品展」平台可為商戶拓展商機。(鍾佩欣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