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左起)經濟局對外貿易及經濟合作廳廳長陳詠達、貿促局主席劉偉明、金管局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劉杏娟出席「澳門講場」探討推動電子商貿。 (陳駿騏攝)
電子商務及移動支付是現代社會大勢所趨,特區政府近年不遺餘力推動電子商貿和創設數字化營商條件,被愈來愈多企業商戶所接受。今年以來本澳移動支付呈現井噴式發展,首十個月交易金額逾47億元(澳門幣,下同),是2018年總交易額的52倍。金融管理局下一步目標是推出聚合支付服務,預計明年首季完成,透過整合各種電子支付方式,更便利市民和商戶。
電台時事節目「澳門講場」昨(30)日探討推動電子商貿及電子化營商,出席嘉賓之一金管局行政管理委員會委員劉杏娟表示,現時澳門金融機構已推出十多種移動支付工具,至今年10 月底本地商戶安裝受理移動支付的設備超過60,000個,為去年底的1.8倍;今年首十個月移動支付交易金額逾47億元,是去年總交易金額的3.8倍、前年的52 倍。
劉杏娟表示,希望明年首季可推出聚合支付服務,即一部終端機可受理各種支付方式,現時正推動金融機構做好系統對接和聚合。金管局早前亦與交通事務局溝通,希望可以使用不同電子支付工具乘搭巴士,交通局持開放態度,下一階段將進行研究。
電子支付落戶需商業考慮
對於有部分內地電子支付工具本澳市民無法使用,劉杏娟表示,政府一向鼓勵內地或境外其他支付工具進入澳門,現時內地電子支付機構與本地金融機構合作,讓內地旅客來澳可以正常使用。然而,澳門本地居民市場較小,對方落戶推出本地版之前需要有商業考慮。
在電子支付安全性方面,劉杏娟表示,系統需設置多重認證手續和交易金額設限等,當電子支付故障,金融機構需即時通報,當局以往亦曾對出現服務故障的機構發出警告信。對於電子錢包內的儲值,性質與銀行存款不同,因此沒有設定保障額,若電子支付機構出現倒閉,消費者可作民事追討。
線上平台推廣澳企業務
另一名出席嘉賓、貿促局主席劉偉明表示,特區政府積極嘗試透過線上平台,以線上直播「帶貨」等方式,對外推廣澳門的綜合優勢。貿促局將推出線上投資手冊,覆蓋澳門及其他大灣區城市、葡語國家重點城市的商事程序、稅務政策等內容,向有意拓展業務的企業提供資訊。
有聽眾質疑當局舉辦MIF等大型展會成效不理想,劉偉明回應表示,大型展會除了直接增加商戶交易額,還可推動酒店、餐飲業、零售、物流等,效益不止單純在展會場內,還有整體輻射作用。當局在展會中加入直播形式,不少中小企初期感到恐懼抗拒,但在嘗試後則主動要求加入直播,有助提升曝光率。據展商反映,參展後業務平均提升20%,而且亦與同場其他企業獲得接洽,了解後續合作空間。
政府辦培訓助投身電商
聽眾郭先生致電提問,指自身有意將內地產品出口往葡語系國家,但缺乏對當地的認識以及電商相關人才。劉偉明認為,電商是一個學問,後台有不同職能分工,首先要了解運作模式,認識自身優勢。對此,政府亦安排不同工作坊和培訓,令有興趣的企業確定發展方向。
經濟局對外貿易及經濟合作廳廳長陳詠達指出,由於內地電商發展非常蓬勃,若澳門企業要加入競爭存在不少困難,包括網上平台營銷手段不足、線上線下同時經營人資短缺。陳詠達表示,明年將與電商平台合辦培訓班,向企業講解如何針對性投放資源、將網上平台曝光率轉化為銷售額。
本澳市面上已有多種移動支付工具,今年首十個月移動支付交易金額逾47億元,比前年增加逾50倍。(資料圖片)